本书由福利小说网(www.fltxt.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福利小说网提供各种全本小说TXT,pdf,epub,kindle格式电子书下载. 唐朝穿越指南 作者:森林鹿 致有兴趣穿越到唐朝的各位 1.致有兴趣穿越到唐朝的各位(1)   同志们,朋友们,腐女们,宅男们,有兴趣体验穿越时空的各位:      如果中国历史上的唐朝,特别是安史之乱前的初盛唐时代,被你们列入了穿越目的地名单里,请关注这个系列的小短文。      在当前无良历史剧满天乱飞,各种史实错误层出不穷,广泛误导大众的情况下,这些小文将尽量减少你们穿越到唐朝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惊诧、失望、郁闷、欲求不满等负面情绪,甚至可能会使您避免做出一些危及生命的举动。      当然,由于唐代是一个社会制度变动剧烈的时期,文中所提到的各种事物也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再加上我的水平有限,填坑很懒,文章篇幅不想弄太长,就不可能详细全面地加以叙述。这系列文章的内容,只能保证涵盖到唐朝事物60%以上的面貌,如果您穿越过去后,不幸遇到了那40%并因此发生了不愉快事件,我深表同情,精神支持,概不负责。       穿越先过语言关 1.想穿越到长安过夜生活?城管叔叔欢迎您!(1)   夜禁制度      当您成功穿越到长安城或者各地城市里以后,睁开眼睛,注意,请先看看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如果运气不错,天上有明晃晃的太阳,您可以放心地深情赞美一下毫无污染的瓦蓝瓦蓝的天空,纯白纯白的云,清新清爽的空气……如果您不幸赶着深夜里落地,自己还正在长安城的三十八条主要大街上晃荡,那就快别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了,麻溜儿地,赶紧找个犄角旮旯躲起来吧!      您问不躲起来又怎么样?这……没怎么样,只不过隔一会儿就有城管骑着马一队一队过来到处巡查抓人。您就算躲过了在明处的,还有在暗处探访的片儿警呢—当时叫武侯的那群家伙。      落到他们手里,给您一顿耳光,打落几颗牙齿,那算赶上人家心情好、下手轻。要遇上个刚跟娘子吵完架,跪完骰子盆的,一时发狠把您乱棍打死,甚至乱刀砍死,都算正常执行公务,没准儿还能立个小功,得点儿赏钱。      活该,谁叫你小子犯夜禁的。      您如果想穿越回唐朝,在长安城里逛逛夜景什么的,那除非是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三天,或者您面子大,能弄到特别通行证,才能日落以后在街上合法行走。否则的话,半夜出门,非奸即盗,无论是官民,抓着了,没商量先抽一顿。      怕了吧?您说啥,问能往哪里躲?      这个,得好好费心思想想了。长安城城郭被横竖三十八条街道分割成一百多个居住区(坊),每个居住区都由坊墙和坊门围起来。太阳下山以后,所有城门和坊门一齐关闭,所以您要想溜进哪个居住区去躲一躲,技术上的难度比较大。      这么着吧,我给您出个主意。首先呢,您尽量顺着大街边往南跑,长安城内的人集中居住在北部(也是皇宫和官府所在),南部各坊人口稀疏,城管巡查力度不会那么大。然后,确定附近没有巡逻队,您可以尝试爬墙进坊—坊墙都不太高,有的可能还不到人的肩膀,努努力翻过去还是可以的。      不过爬墙的时候,切忌用力过猛。因为那些墙都是夯土垒起来的,风吹日晒雨淋的,容易松动,您要是不小心蹬塌了一大块土坷垃,稀里哗啦掉地下,这动静没准儿会引来围观群众。每个坊里街角都有武侯铺,也就是派出所,片儿警要也出来围观,您这墙就算白爬了。      那么有没有不用爬墙的躲夜禁法呢?嗯……这个……倒也有,不过我怕您更不乐意使用。      长安城内的主要大街都很宽,朱雀大街宽度达一百五十米,而街两边都有又宽又深的排水沟,深度在两米到三米之间。所以,如果您能捏着鼻子跳进街边排水沟,泡在污水雨水里,蜷在靠近街面那墙下腌一夜,天又黑,又没路灯,估计在大街上跑来跑去的城管们是看不见您的。      当然,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恐怕您走到哪里,群众都能闻见您了。      无论怎么着吧,如果您幸运地逃过了夜禁巡查队,又累又怕又脏又臭地熬到快天亮的时候,将能见证到一个很壮观的景象—全城钟鼓报晓。      冬夜五更三点,夏夜五更二点(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为五点),太极宫正门承天门的城楼上,第一声报晓鼓敲响,各条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随着鼓声自内而外一波波传开,皇宫的各大门,朝廷办公区(皇城)的各大门,各个里坊的坊门,都依次开启。同时,城内一百几十所寺庙,也会撞响晨钟,激昂跳动的鼓声与深沉悠远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唤醒整座长安大城,共同迎接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朝阳。      报晓鼓要敲多少声呢?有记载是三百声,还有记载是三千声。不过无论多少声,都不是一气儿敲完的,而是敲敲停停分好几波,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我估计,如果居民们在睡梦里被第一波鼓声惊醒,慢慢腾腾起床穿衣服,洗脸,梳头出门,走到坊门口,可能正是第二三波鼓声响着的时候,此时坊门刚开启不久。要是有喜欢赖床睡懒觉的,四鼓绝时才起床,赶着收拾收拾,没准儿还能在第五鼓敲完之前出坊上班。       2.想穿越到长安过夜生活?城管叔叔欢迎您!(2)   当然,也有喜欢早起急着出坊赶路的。天还没亮,各坊里往往会有一些人聚集在坊门前,等着咚咚鼓(长安人对街鼓的口头俗称)敲响,开门放行。      在他们身边,坊门里的小吃店开始做生意啦。灶下柴火明亮温暖地跳跃着,赤膊的胡人师傅梆梆地打着烧饼;蒸笼里的白气热腾腾上冒;刚出炉的芝麻胡饼金黄酥亮,又香又脆;带馅的蒸饼一咬顺嘴流油;大碗的软面片馎饦(bótuō)汤要加酸还是加辣由您随意。忙着赶路也不争这一时半刻的,客人您先吃点儿早饭吧?您要是急着上朝面圣,怕迟到,小店还提供打包外带服务哟!当然,如果您一边上朝,一边在马上吞饼子的吃相不幸被御史看到,被弹劾降职了,那跟小店可没关系。      说到长安城的商业服务,您要逛街消费的话,有两种错误印象是必须纠正过来的。      一种印象是从近代城镇集市或者《清明上河图》里得来,以为长安城主要大街的两边,也有很多店铺摊位依次排开,向过往行人招揽生意,迫使街面上一心走路的交通流与购物的客流混杂在一起,显得人气兴旺繁华热闹。      很遗憾,这种景象,您穿越到唐朝以后看不到。      走在长安纵横三十八条主要街道上,您能看见的是脚下黄土压实的路面,路两边成行遮阴的榆树、槐树,道旁边深深的排水沟,沟外就是各坊坊墙,坊墙内有深宅大院、寺庙道观的飞檐重楼。偶尔能看到一座很气派的宅院,在坊墙上开了自家大门,门口列着两排戟架,还有甲士豪奴看守。这是王公贵戚三品以上大官的家,经制度特许,才能对着大街开门,一般人家的门都只能向着坊内开。      大街上不许开店,您要逛街去哪里呢—请打听“东市、西市”怎么走,那是长安城内的两个CBD中央商务区。      被您叫住问路的长安人,挺和善地告诉您,您先到皇城的正南门朱雀门,沿着东西向大街,往东走三坊之地就是东市,往西走三坊之地就是西市—哎,贵人不用慌张,现在天色还早,就算匆忙赶到了东、西市,不到日中午后,市鼓不响,那些店肆也不开张啊。      东、西两市都有政府设立的市场管理委员会(市署),每天中午,两市击鼓三百下,各家店铺开始营业。日落前七刻,敲锣三百下,店铺关门,顾客回家,不准开夜场玩通宵。入夜以后有市场保安巡逻,防火防盗防穿越者。      您说这中央商务区只有下午营业,时间也太短了?唉,这也是因为夜禁嘛。市民们每天早晨才开始活动,公务员上午要上朝上班,商人上午要进货备货,长安城里地方太大,当时又没汽车地铁,住得稍远点儿的人要走大半天,才能走到东市、西市。全社会生活节奏缓慢,二十四小时营业既没必要,也不经济啊。      至于您问下午到东、西市都能买到什么?那就多了。娘子们逛街喜欢进绸缎衣帽肆、珠宝首饰行、胭脂花粉铺,郎君们直奔骡马行、刀枪库、鞍辔店,举子秀才们可以去坟典书肆,农夫挑着果菜米麦进市卖掉,再买走铁锄陶碗,商人拿着钱票去柜坊存入取出……您喜欢看热闹,街上有杂技百戏拉琴卖唱算命卜卦的,走得渴了饿了,有酒楼、食店、果子铺、煎饼团子店等吃货去处,不想外食,可以到鱼店肉铺买原料回家自己做饭,生病了有药行,晚上住宿有逆旅邸舍,一睡不起了还有棺材铺凶肆。      总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凡人应用的东西,这里应有尽有—顺便说一句,现在我们用“东西”这个词代指世间万物,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指唐长安的东市、西市,二市里包罗万物,所以买什么都是买东西。      谈到了东市、西市,就要提到很多人对唐长安城商业服务的第二种错误印象。      有人说,既然临街不许开店,商业集中在东、西市,而二市又是入夜关门,那么长安就是一座没有夜生活的城市。里坊居民区也没有什么商店,城里冷清枯燥得很,根本没啥繁华气象嘛。      别听他们的,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商业活动的规模得有多大,二市(面积只占全城一百多坊里的四坊)怎么可能完全满足呢?       3.想穿越到长安过夜生活?城管叔叔欢迎您!(3)   前面说了,东、西二市只相当于北京上海的CBD中央商务区。在全城一百多坊居民区里,各坊都有自己的小型商业服务设施,相当于各社区的便利店、食堂、裁缝铺、洗衣店、菜市场等等。      而且呢,长安城的夜禁主要针对的是三十八条纵横主干道,有城管巡逻队禁止夜里在大街上走动。各个坊门一关,坊里内部的夜禁倒不是那么严格了。您在坊里的十字街上行走,一看对面来了片儿警,赶紧掉头往小巷小曲里跑,弯弯折折绕几个圈子,武侯们真未必能抓到您,往往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前面提到的坊里小吃店,天不亮,街鼓没响就开门打烧饼营业,那也没人管不是吗?(我估计店主给片儿警们的好处费是免不了的。)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黄昏时,街鼓响起,大约要分五波击鼓八百下,夜色降临,坊市关门。长安各条大街上唯余月色茫茫,两大CBD里黑灯瞎火、人声绝迹,各坊小区里倒还热闹着。一些达官贵人在自家的豪宅里通宵达旦、饮宴作乐,住旅舍的客人在同坊酒楼食店里喝点儿酒,跟侍酒的胡姬调调情、QQ视频一下,也不会被公安扫黄。      还有一些里坊,情形更特殊一点,比如东市西侧紧邻的平康坊,那是长安城里最着名的红灯区,俗称的北里名花集中居住在此坊。唐代没有官员不准嫖妓的规定,至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到平康坊探访红颜知己简直就是半官方的活动,哪位要是不去,那不叫洁身自好,那叫土佬村气。所以入夜以后,平康坊坊门虽然关了,坊内秦楼楚馆还是红烛高照,歌舞蹁跹,出双入对,浅斟低唱……      东市西北的崇仁坊,是一个旅店集中地。您穿越以后,如果有钱有势,但还没在长安买房子,我劝您去崇仁坊找一家邸舍先住下来。这一坊西面就是皇城(政府机构所在地),去选官考试很方便;东南角是东市,逛街方便;南面则是平康坊,找艺妓娘子们谈心方便……因为有这些好处,这一坊就成了外地来长安选官考评和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们的居住集中地,附属而生的酒楼饭店等服务业也异常繁荣发达,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俨然长安城的夜生活中心。      您如果住在这一坊的话,就可以邀请认识的朋友过来吃个晚饭什么的,不愁找不到开门营业的酒店。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您朋友家住别坊,那吃完饭可就回不去了,您得在自己下处给人家准备房间或床位,再不然同榻而眠,从窗口往外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好好享受来之不易的长安夜生活吧。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杨鸿年。隋唐两京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是谁在叫“太巴荒”?那是杜甫呼唤“太白兄”……(1)   中古汉语      当您穿越到唐朝以后,面临的第一大困难是什么呢?      肚子饿?不认路?恐怕不是吧,唐朝的民风还是很淳厚的,找人问个路讨点儿饭吃并不太困难。但问题是,人家听得懂你在说什么吗?      您要是不信,我们就试试。      穿越落地,您发现自己在一个黑森森的四合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照着院中的假山、花木、三面回廊。南边的照壁前,有一个面貌干瘪、满脸愁容的老头子,正在仰面诵读照壁上的题诗:      “枪真看袜光,泥这地涨香。嘎兜蟒仙袜,得兜思过夯—唉,太巴荒……”      这一声叹息真是绕梁三日,幽幽不绝啊……客人您怎么蚊香眼了?听不懂这老儿在说啥?咦,怎么可能呢,他读的可是中国人最熟悉、最亲切,三岁小孩子都能朗朗上口,幼童早教第一篇的那首唐诗啊!咱走近看看,墙上那一笔龙飞凤舞的行书墨字,写的到底是啥?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给您擦擦眼泪,没事没事,中古人的语音是比较坑爹啦,您听不懂也情有可原……您问这老儿说的“太巴荒”是啥意思?呃,他是在叫“太白兄”……      说起来,您觉不觉得这位老人家的长相、穿戴、姿态很眼熟呢?看他这抱膝踞坐,四十五度角仰面望天的愁苦姿态,您的眼前不由得闪出了他肩扛卡宾枪、脚踏自行车、踩滑板、骑扫帚、打篮球、扛水桶、玩电脑、弹吉他的种种英姿……杜甫!这不就是最近在网上大红大紫,忙得不可开交的诗圣杜甫嘛!      穿越见到一个历史名人不容易啊!赶紧上去勾搭吧!要怎么勾搭呢?当然是口诵人家的作品,上去表白积攒了一千多年的仰慕之情啦。      什么?您说一时想不起来杜甫有啥名作?      提点一下吧,“两个黄鹂鸣翠柳”您总会背吧?—等等,您先别往上冲,就算会背,您这一口纯正二十一世纪普通话,人家老杜也听不懂,没准儿把您当成哪里来的蛮夷呢!本公司提供中古语音翻译的特别服务,不过要收费的哦……可以先提供一首诗的翻译试用服务,比如这首“两个黄鹂鸣翠柳”,您听好了,上去以后要对子美同志这么念:      “两嘎黄列忙翠柳,一行爸落党蹭滕。香含瑟冷岑秋雪,门爸东挪么里扔。”      看看,杜诗圣果然老脸大悦地起身相迎了吧。下面要说啥呢?—您嫌翻译服务太贵,不乐意买?也成,那您可以装成过来留学的日本新罗学生,只学了“哑巴汉语”,拿来纸笔跟诗圣笔谈吧。      您说您只会写简体字,怕杜甫看不懂?这完全不用担心,要知道我们现在应用的简体汉字,绝大部分并不是生造的,而是从古代的行书草书中选出来的,您哪怕把字写得潦草一点儿呢,只要上下文义通顺,语境清楚明白,老杜同学猜也能猜出这些字是啥。      您需要担心的反而是语法语义问题,中古汉语的某些句子结构和用词跟现代差得太多……      比如说这用词吧,最明显的就是对各类名物的称呼不同。假设您给诗圣写个“我爸爸喜欢您”,老杜大概会一边蚊香眼,一边“白头搔更短”—“喜”“欢”两个字连用,他勉强可以猜出啥意思,“您”字虽然是金元才出现的尊称,但是和“你”字长得这么像,他应该也可以猜对字义,但是“爸爸”……在唐朝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称呼父亲,当时人一般是叫“阿爷”“耶耶”甚至“哥哥”,“爸”这个字虽然已经出现,但只局限于山坳海沿子的方言才用,于是老杜看这六个字看了半天,最后怒而掀桌—你这是考量老子的生僻字词汇量呢!      不光是名词有这个问题,动词也有。比如您再写一句“我请您喝酒”,就见老杜又开始眼晕晕了—“喝”在唐代只有“呼喊”的意思,类似于“吆喝”的用法。您要叫杜诗圣去“喝酒”,他琢磨半天,一起身开始以张大导演的风格扯着嗓子高喊“酒!酒!酒!”所以不能说“喝酒”,要说“饮酒”或者“吃酒”啦。       5.是谁在叫“太巴荒”?那是杜甫呼唤“太白兄”……(2)   以此类推,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各个词类的古今语义都有不同。再说个现在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的”吧。您给诗圣写一句“我喜欢你的诗”,老杜盯着五个字琢磨,“我”“喜”“你”“靶子”“诗”啥意思啊?这小子到底是从哪个爪哇国偷渡来我大唐的?      因为“的”在唐朝只有“射箭靶子”的意思,想想成语“一举中的”,“的”是一个纯粹的名词,而不是现代汉语里的助词。您在唐朝说话,如果习惯性地想用“的”,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直接省了,把前面的形容词、代词什么的跟后面的名词硬捏在一起,“我喜欢你的诗”写成“我爱君诗”,老杜就能看明白,笑眯眯了。      如果“的”字的前后部分比较复杂,不用字连起来特别不舒服,那一般可以用“之”来代替,比如“李世民得天下的原因”就要写成“李世民得天下之因由”。      最后说说这个语法差异……唉,客人您已经听晕了?我也快讲哭了啊,语法问题比前面说的语音、语义问题还要复杂得多呢……咱就挑个最简单的说一下吧,动补式。      您来一句“您写了几十年诗啊”,老杜又不懂了,于是咱换成“公作诗数十载”—留意到这两句的结构有啥不同没?关键是在于“诗”和“几十年”(数十载)这两部分的前后位置。      现代人说汉语,“几十年”这种补语,是放在“诗”这种宾语前面的,主语+谓语+补语+宾语。而唐朝人说话,补语要放到宾语后头,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的结构。      不能说“我想死你了”,要说“吾忆汝欲死”;“我吃完饭了”是错误的,要说“我吃饭毕”;“李世民射死李建成”也不对哦,要说“李世民射李建成死”……      咦,客人,您怎么又哭了?算啦,算啦,实在不行,您就在纸上写个—注意,从右到左竖着写—“仰慕杜公已久求教唐音”,然后扯着他给您读诗吧。您看,这院里的墙壁上,褪了色的廊柱上,甚至稍平整一点儿的山石面上,到处都是诗句啊。趁着今天月亮好,让老杜多念几首,回头旅行结束回家,跟朋友们炫耀您的中古唐音是诗圣亲自教的,多有面子的事!      话又说回来,客人您不觉得奇怪吗,这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院子里墙上到处都是题诗?白天进来猛一看,以为进了啥啥论坛呢,这一篇篇长长短短的帖子哟……      念头刚转到这里,大概是刚才您跟诗圣的一番折腾,动静不小,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三个男人举着灯烛走进来,先客气地跟杜工部打个招呼,再把灯烛往您脸上照一照,为首的就开腔了:“敢问足下尊姓大名?驿牒何在?”      驿—嗯,没错,您正在一座驿站里面。进来的为首这位,是“驿将”或者“驿长”,就是这个驿站的负责人。他正管您要住店证明呢。      住驿站还要证明信吗?那当然!驿站在古代一直是官方,甚至军方机构专门用来接待公务人员的,可不是谁有两个钱都能住进去。唐朝明文规定,只有军务紧急报告、在京诸司须用、诸州急速大事须汇报、国事活动时各州的奉表祝贺、诸道租庸调附送驿务、在外科举人员进京应考、政府要员过往迎送、政府官员因公去世家口还乡照顾等十三种情况下,才能够动用或住宿驿站。      这些住驿站或者在驿站之间传递公文的人员,他们还要从主管机构先领出凭证来,才能上路。如果是在京城领证,那么要去尚书省兵部下属的“驾部郎中”那里申报领取;在地方的话,要从州政府兵曹的“司兵参军”手里领。      根据驿人的身份和任务不同,凭证也分四种:第一种叫“银牌”,由门下省统一发给,是一种宽两寸半,长五寸的银制牌子,上有隶书“敕走马银牌”五个字;第二种叫“角符”;第三种叫“券”;第四种叫“传符”。券和传符都是纸质的,上面也写着字,大致是说明携带人的身份和任务等。      您摸摸身上的口袋,一片纸都没有,显然您进驿站属于非法入侵……这个驿将还算客气,见您和杜工部谈得不错,没好意思翻脸拿人,只叫您速速出驿,休得延误。       6.是谁在叫“太巴荒”?那是杜甫呼唤“太白兄”……(3)   这没办法,跟诗圣依依惜别,赶紧走吧。要知道“骚扰驿站”在历朝历代都算个不大不小的罪名呢。      您又问了,公家招待所不让住,我们去哪儿过夜?三更半夜的,难道要露宿不成?这个您别担心,我们不是在荒郊野岭,而是在天下最繁忙的两京(长安和洛阳)驿道上。这条康庄大道,行人众多,几乎每座官府驿站旁边,都有几家私人经营的“逆旅”“客舍”,只要有钱,半夜去砸门,人家也欢迎。      您还可以跟诗圣定个约会,明天如果人家有空,去附近逆旅找找您,继续教您念诗—进了那些私人旅馆您就知道了,跟驿站的情形差不多,私旅的院墙上、屋壁上,也到处都题着诗。那些手欠的唐朝文人,就见不得有一块干干净净的空白地方,会作诗的写诗,会写文章的刷文章,实在啥都不会,大笔一挥也要写个“某年月某乡某官某人到此一游”……      在两京驿路上,或者天下任何比较繁华、惨遭大群文化人路过的地方,不光是客店被涂鸦了,连寺庙、酒馆、旗亭、城墙、山石……凡是能提笔写字的,大都难逃一劫。想想也能理解,当时的文人没网络、没论坛、没QQ、没博客,连活字印刷术都没发明,雕版出个书也费死劲了,有啥作品也只好用这种方式来传播。毕竟,与泡青楼教妓女诵诗唱词相比,乱写乱画的成本要低很多嘛……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东方语言学(http://www。eastling。org)       7.见了官员别乱叫“大人”,除非您想拜干爹……(1)   称呼      上一节我们说了穿越回唐朝以后的语言问题,有客人就说了:我们学个英语,从小学到大,学了十几年都没折腾会,这唐朝汉语一年半载的也不可能学全吧?救急不救穷,你这导游先教我们一些最急用、最有用的唐朝话,怎么样?      说的倒也有道理。这样吧,今天先把人们开口最先用到的“称呼”讲一讲。      根据我的有限了解,穿越回古代的一众男女,除投胎成皇帝以外,投胎成后妃、皇子、公主、贵族子弟的概率最大。那么您投胎成王子、公主、贵族男女以后,睁开眼看到面前的人,都应该叫啥呢?      “叮咚”一声,您跟原宿主的灵魂斗争胜利,占据了他/她的身体,醒来时感觉到自己躺在一张被褥柔软华丽的大床上,鼻子里闻到浓烈的熏香味和煎药味。床前屏风外面有人喊:“皇后,郎君/公主终于醒转啦!”随后床帷掀起来,一位穿戴华贵的妇女俯身来看您—      这时候,您亲热地喊“阿娘”也行,严肃地喊“皇后”也行,最好不要喊“母后”—这个词在唐代不用作当面称呼,她老人家没准儿会以为您烧糊涂了。      唐代儿女当面呼唤母亲的用词,现代人倒是不陌生,以“娘”的衍生称呼“阿娘”“娘娘”(不是用来专门称呼后妃的,只是普通的儿女叫自己的母亲)等为主。如果您觉得自己是个有身份的成年人,在母亲面前需要规矩严肃,那么就叫“母亲”。      如果被您穿越上身的那位皇子或公主,跟皇后感情很亲密,那在非正式场合可以像普通平民人家一样直接叫“阿娘”,唐代宫廷里的礼法规矩并不像后世那么冰冷严格。如果是正式场合,或者您惹皇后生气了需要小心赔罪,那么就得跟着外人一起,当面称她为“皇后殿下”—不是“皇后陛下”,只有皇帝可以称“陛下”。      您叫了“阿娘”,皇后答应一声,叫您的小名,或者“儿啊”之类,娘俩儿正谈心,外面奴婢通报:“圣人至。”      来的不是孔夫子,也不是关二爷,是您的亲爹当朝皇帝。      唐代一般人等对皇帝的当面称呼,较流行的有“圣人”“主上”“大家”(皇帝身边人用,大臣一般不用)等,传统的“陛下”当然也可以使用。至于“皇上”这个穿越流行词,在唐代似乎是一个书面用语,没看到活人这样当面称呼皇帝的例子。“万岁”则是群众情绪激动时给皇帝拍马屁用的,日常并不把这个词当作一种称谓。      至于您这个刚穿越上身的王子公主嘛,不建议叫“父皇”,这个词在唐代也未见作为称呼语出现。同样,如果感情亲密,您就像平民家庭一样直接叫唤“父亲”或者“阿耶”就行了。      跟叫母亲的“娘”系列相比,唐代对父亲的称呼,我们看上去会觉得比较陌生、比较乱,也比较坑爹。最流行的称呼是“耶”(爷)的各种衍生,如“耶耶”(爷爷)、“阿耶”(阿爷)。父母合称“耶(爷)娘”很常见,如老杜《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但是还有一种对父亲的称呼,是“哥哥”。《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这里的“四哥”,指的是玄宗的父亲睿宗(在同母兄弟中排行第四)。《旧唐书?棣王琰传》:“惟三哥辩其罪人。”这里的“三哥”也是指他父亲玄宗(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李世民有一封写给儿子李治的信,文末署名也自称为“哥哥”。      “哥哥”这称呼,在唐代既指父亲,又指兄长,如唐玄宗还曾经在公开场合称他长兄宁王为“大哥”“宁哥”。据说这称呼是从草原民族传过来的,在唐代还没有定型。所以我郑重建议各位穿越者,不要随便管路人,甚至自己亲兄长叫“大哥”“哥哥”,这称呼很容易让人家在辈分上占您的便宜—唐代对兄长的安全称呼是“阿兄”“(排行)+兄”,建议使用。      我们回来还说对父亲的称呼,口语上可以亲热地叫“耶耶”“哥哥”,书面语或者严肃场合,自然要叫“父亲”或者“大人”。       8.见了官员别乱叫“大人”,除非您想拜干爹……(2)   “大人”作为一个当面的口头称呼语,在唐代,只用来呼父母,个别情况下可用来呼直系血亲尊长,绝不能用“张大人”“王大人”“李大人”来称呼各种官员。比如李世民在太原劝他爹李渊起兵反隋时说:“大人受诏讨贼……”敦煌变文《舜子变》里也有:“舜子叉手启大人:若杀却阿娘者,舜元无孝道,大人思之。”      其实用“大人”来称呼父亲,直到近代,还一直保存在书信习惯当中。举个例子,我们可以从《红楼梦》里看到清代人在口语上已经不叫父亲为“大人”了,贾宝玉叫他爹“老爷”,贾环和贾蓉是叫“父亲”,但是一写书信,比如认了宝玉当干爹的贾芸,就写“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大人”是什么时候变成对官员的称呼语呢?具体的时间,我也说不清,但是“大人”和“爷”的称呼演变过程一样,都是从“称父亲”逐渐扩大、外延,一种叫作“亲属称谓语外化”的现象与谄媚风气相结合,最后“大人”的语义变化为称呼官员,“爷”(老爷)变化为称呼主人、贵人。      好吧,您这就问了:既然在唐代不能用“张大人”“王大人”来叫官员,那我面前站着姓张姓王这两位大官,我该怎么叫他们?总不能直接叫名字吧?这也太不礼貌了。      嗯嗯,懂礼貌的是好孩子……唐代称呼官员呢,大致上有以下这么几种叫法。      一是“姓”+“官爵”。这里的“官爵”不必是全称,比如刘某人任职“散骑常侍”,往往只呼为“刘常侍”。基本上各个官爵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称呼,姓赵的“兵部尚书”和姓钱的“礼部尚书”都被称为“赵尚书”“钱尚书”,姓王姓李的“司勋主事、考功主事”被叫为“王主事”“李主事”,等等。      二是“姓”+“公”之类的尊称,应用广泛,民间可用,官场也可用。您要是穿越到贞观年间,见了房玄龄说“房公安好”,见了魏徵说“魏公万福”,人家会觉得你这孩子挺有教养的。此外称字号、称地望也可通用,“太白今日又得新句未?”“柳河东何时动身南行?”这样。      三是“姓”+“官名别称”。比如唐人称县令为“明府”,于是张县令、李县令会被叫为“张明府”“李明府”,中书舍人和门下省高官都别称“阁老”什么的。      总之,您要想见了什么官员都叫“大人”混过去的话,这种偷懒方法是行不通的。被叫“大人”者会轻抚你头,笑而不语,您的真正大人尊公在旁边听见了,大概会气得拿棍子抽您一顿。      回到您穿越成功的第一现场,皇帝阿耶进来看您了,坐下说说话,室外就有人进来禀报各种事务。进来的这个人,如果是那种明代以后叫作“太监”的,那么在唐代他是被称为“宦官”“宦者”或者“给使”。如果进来的是女的,就是“宫人”“宫婢”“侍女”,倒与后世差别不大。      这些奴婢进来,拜过“大家”“皇后”,随后向您行礼。至于他们怎么称呼您,要看您到底穿越成了谁。      如果穿越质量高,成了正式册立的皇太子,奴婢以及官员们会叫您“太子殿下”。如果您当时还只是一个封了王的皇子,下面的人一般是叫您“大王”[觉得很山寨、很难听,好像上了花果山水帘洞?哈哈,其实当时的发音,还真就是叫“戴(daì)王”],非皇太子,基本不会被称为“×王殿下”啥的。      至于公主,也是被当面称为“公主”或者“贵主”,变化不大。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进来的是您父母很看重的奴婢,摆出一副“我们就像普通家庭里那样亲切温馨”的架势,那么他们有可能不叫您太子公主,而像普通家庭里一样,叫男性主人“郎君”“(排行)+郎”,叫女性主人“娘子”“小娘子”。      “五郎”“六郎”和“大娘”“七娘”这样的“排行+郎/娘”词组,是唐代社会里,对于男性和女性最普遍、最亲切的尊称,上至皇室,下到贱民,通行无阻。      您要到一个普通贵族或者平民家庭里去观察他们的生活的话,会看到奴婢们叫男主人“阿郎”或者“主人”,叫女主人“娘子”“夫人”,叫男女主人的儿子们“郎君”“大郎”“二郎”“三郎”……叫男女主人的女儿们“小娘子”“大娘”“二娘”“三娘”……至于叫男女主人的媳妇、女婿,也是在“娘”和“郎”之前之后加上姓氏、排行等各种修饰限制语,变化很多,就不细说了。       9.见了官员别乱叫“大人”,除非您想拜干爹……(3)   奴婢称男性为“郎”,女性为“娘”的叫法,因为尊卑含义很明显,流传到社会上,就变成了广泛应用的尊称,大家都相互称对方为“×郎”“×娘”,以显示自己有礼貌,有修养。      比如穿越者某天自己偷偷溜出来上街迷了路,要找人问路,如果面前这个人是有年纪的老人(男),就叫人一声“丈人”“老丈”;是老女人的话,称一声“阿婆”“老夫人”;是青壮年男子,叫“郎君”;青壮年女子叫“娘子”;少年男女叫“小郎君”“小娘子”这样。      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太熟的人,您不要像现代社会一样随便叫人家“大哥”“大姐”“叔叔”“阿姨”,这种“亲属称谓语外化”的现象,在唐代并不普及,被叫者说不定会吓一跳,以为您要分他的家产什么的。      那么对于很熟的亲人以外的朋友怎么叫呢?      除了“郎”以外,“君”“卿”“公”“足下”之类的一般尊称,都可以作为当面称呼语。如果您跟这个朋友的感情亲密到了某种程度,还可以直呼他的“姓+排行”,双方都会觉得这是一种关系非同寻常的表示,比如大量唐诗诗题中的《送元二使安西》《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夏日南亭怀辛大》……这就跟现代人给朋友打电话,一开口“老六”“猪头”“老狗,你在哪儿呢?”的意思差不多。      叫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比如子侄,可以直接叫他的大名或小名,当面说话时用“你”“汝”“尔”。叫自家奴婢,也是叫名字,生气起来可以骂“狗奴”“贱婢”等,但是不要叫“奴才”。您家的奴婢也不会自称为“奴才”,这个词在唐代不是一个称呼语。奴婢的自称有“贱奴”“婢子”等。      最后说说您穿越过去以后,跟不同人说话,都应该自称为啥。      跟尊长或者平辈说话,要表达对对方的尊敬,自己就应该用谦称。比如跟皇帝说话当然要自称为“臣”,您穿越成王子公主了也可以对着皇帝皇后自称为“儿”,但是不要用“儿臣”,唐代未见此称呼。      另外比较普遍的是称呼着自己的名字回话。“回大人:阿穿喝过药了。”“张公莫恼,阿穿在此赔罪。”……《隋唐嘉话》里有一条八卦:“太宗……初嗣位,与郑公语恒自名,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李世民刚当皇帝的时候,跟魏徵(后封郑国公)说话,总是“世民”(见识浅陋,敬待公以教我)、“世民”(快要累死了,魏唐僧你少唠叨几句行不行)这样非常谦恭有礼地作秀,于是公共知识分子们大为激动,认为“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      男性用的谦称还有“仆”“愚”“鄙人”“下走”等历代通用词,不详说。想说说的是比较有唐代特色的“某”(某甲、某乙),这个算是谦称里语气较为不卑不亢的那种,全社会上下通用。如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杨坚启言皇后:‘某缘力微,如何即是?’皇后问言:‘阿耶朝廷与甚人诉(素)善?’‘某与左右金吾有分。’”—这里杨坚是皇后杨丽华的父亲,但皇后地位比杨坚尊贵,二人说话,称呼上比较尴尬,于是杨坚用了“某”这个万能自称词。      女性用谦称除了一般的“婢”“妾”之外,具有唐代特色的是自称为“儿”,而且不必对着父母,对一般尊长平辈客人也这么自称。在各篇敦煌变文里,女性自称“儿”的占大多数,如《伍子胥变文》:“女子答曰:‘儿闻古人之语,盖不虚言……儿家本住南阳县,二八容光如皎练……’”      还有一个您大概听着非常别扭的自称语,是“奴”(阿奴),唐代男女上下尊卑都能用。《韩擒虎话本》:“时有金璘陈王,知道杨坚为军(君),心生不负(服)。宣诏合朝大臣,惣在殿前,当时宣问:‘阿奴今拟兴兵,收伏狂秦,卿意者何?’”—这里的“阿奴”是南陈皇帝陈叔宝自称。“皇帝宣问:‘阿奴无得(德),槛(滥)处为军(君),今有金璘陈叔古(宝)便生为(违)背,不顺阿奴,今拟拜将出师剪戮,甚人去得?’”—这里的两个“阿奴”,都是杨坚自称。宋代以后,“奴”系列自称才演变为女子专用,男性一般不再使用。       10.见了官员别乱叫“大人”,除非您想拜干爹……(4)   唐代的“奴”含义非常广泛,而且是各种阶层人士的小名、闺名常用字,可以用来骂人,表贬义,做父母的也经常用来称呼子女,表示怜爱。      以上说的是对着尊长们的谦称语,下面来说对着下属子侄的自称。      首先要说您穿越成皇帝、太子、诸王以后,其实不必在所有场合都自称为“朕”“寡人”“孤”等。史官们写史的时候喜欢按照礼制加工帝王言论,使之尽量往“朕”“孤”“寡”上靠拢,但是大量笔记小说和一手史料里,都有帝王在不那么严肃的非正式场合里自称“我”“吾”,甚至“奴”的记载。      举一条很有代表性的材料,唐代一手史料、记述魏徵进谏故事的《魏郑公谏录》里,有这么一段:有人对李世民说很多高官、大臣都看不起他的宝贝儿子李泰。性子急、耳根软的李世民大怒跳脚,把三品以上的大臣叫来骂道:“我有一口语,欲向卿等道。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时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儿是天子儿,今天子儿即非天子儿邪?我见隋家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踬顿,我自不许儿子纵横,卿等何为蔑我儿邪?我若教之,岂不能折辱卿等?”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抱怨大臣们不够尊敬他这个天子,以及他的儿子们(当然后果是被魏徵一顿板砖抽回去,蹲墙角反省)。虽然内容其实是跟皇家礼制很有关系的,但因为开篇点明了“口语”,即“不论君臣礼节的大实话、心里话”,他就通篇都用“我”,而不是“朕”。      所以一般人在一般场合,对着下属、子侄说话,无论男女,自称为“我”“吾”就可以了。对儿女可以自称为“阿耶”“阿娘”,祖父母对孙辈可以自称“阿翁”“阿婆”(孙辈也这么叫祖父母)。      综上所述,您穿越到唐朝之后,容易用错,最好避免出口的称呼语有:皇上、父皇、母后、儿臣、大人,爷(老爷、少爷)。小姐、奴才,建议使用:奴(自称)、郎君、娘子。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哑巴亏不能吃,教您几句唐代骂人话(1)   俚语      介绍完日常称呼,再讲一些穿越回唐朝时大概可能会用到的骂人脏话吧。为什么?万一您在长安大街上被官二代们欺负了,打是打不过五大三粗的唐人,骂还不会骂,白费口水喊半天“草泥马”“sonofabitch”,人家根本听不懂,施施然策马而去,那多没成就感啊……      好,咱先穿回去听听唐朝人的骂架。不过我先提醒您,作为一个习惯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生活的人,您去听唐朝人骂街,可能听一会儿就烦了,感觉就像韦公小宝听俄语骂战。      次晨拂晓,众将各领部属,分头办事。朋春督兵挑土筑围,郎坦指挥放炮,巴海挖掘地道。洪朝率领五百士卒,向罗刹降兵学了些骂人的言语,在城下大声叫骂。只可惜罗刹人鄙陋无文,骂人的辞句有限,众兵叫骂声虽响,含义却殊平庸,翻来覆去也不过几句“你是臭猪”“你吃粪便”之类,那及我中华上国骂辞的多采多姿,变化无穷?韦小宝听了一会,甚感无聊。      听多了现代汉语脏话,您大概会觉得唐朝人骂街也太过简单无聊,基本上就是“畜生”“去死吧”这些,不流行问候对方女性亲属,也不会把各种器官挂嘴边。      那么唐人流行骂啥呢?      一大流行是骂人为“农民”,当然原词是“田舍”系列,如“田舍汉”“田舍儿”“田舍奴”“田舍郎”……      来来,您跟我穿到贞观初年的太极宫里去,咱先来围观太宗李世民陛下骂街。瞧这位,下班以后气冲冲回来找老婆诉苦,批判办公室政治,说的啥呢?      “会杀此田舍汉!”(有机会一定砍了那个农民!)      下面就是历史上的着名剧情了,长孙皇后问:谁又惹你啦?李世民答:魏徵这小子不尊重领导,经常当面提意见。—唉,那位客人!您跟着皇后走干啥?想去偷窥人家换衣服?太猥琐了!赶紧给我回来!      您不回来的话,我们可又要穿走了!这次要穿到玄宗年间去看妹子们K歌哦!      冬寒,微雪,半露天的旗亭下,熊熊燃烧的壁炉旁边,一瓶开元十三,这情调够小资不?三个写诗的男人坐在一起拼酒玩笑,门响处,又拥进来一群在歌厅上班的演艺界美女,带着乐器举办行业聚会,纷纷演唱最新的流行诗歌来比拼夸耀。      三个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在姑娘们身后坐听打赌,看谁的诗歌被演唱最多。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被唱过了,高适的“开箧泪沾臆”被唱过了,王之涣的诗迟迟没人唱,面子上挂不住,指着最漂亮的一个妹子赌咒道:她肯定唱我的诗。果然,那妹子一开口:“黄沙远上白云间……”王之涣拍案大喜,调笑另外二人。      “田舍奴,我岂妄哉?”(你两个农民,看我不是瞎说的吧?)      打倒歧视农民的封建帝王!打倒看不起农民的公知文人……那位客人又问了,这皇帝、大臣、文人、官僚互骂对方是“农民”还可以理解,要是两个农民对骂起来,怎么办?一句“田舍儿”骂了对方,捎带把自己也骂上?      没关系,古代社会四类人的排行是“士、农、工、商”,有的是比农民地位还低的,我们按职业地位一级一级骂下去。      比如您看,一大早开城门以后,大街上挑菜进城来卖的农民跟推车的小商贩撞在一起了,小商贩跳着脚骂农民“田舍奴”,农民抄扁担骂小贩“市井儿”“市井奴”“市井无赖”,好不热闹。“市井×”就是形容那些辛苦劳作、没多少财势的小商人,当时这类职业很受歧视,在考公务员等方面都有一定限制。      那您又问,现在两个小商贩撞在一起,又该怎么骂?还有比“市井儿”更低贱的职业吗?有啊,骂对方“乞索儿”,也就是“叫花子”,丐帮中人。      其实说起来,几乎各个职业都有特定的骂语,像与世无争的出家僧人,要惹怒了恶少,照样是被一连串“秃奴”“贼秃”“粗行出家儿”骂过去。      您穿越成了军人?要说唐代武人的地位还算是比较高的,不过骂街嘛,人生气起来照样有恶词骂他们,直接叫“老兵”“兵奴”就算是侮辱了。或者也有高级武将用“老兵”来自谦、自嘲的。       12.哑巴亏不能吃,教您几句唐代骂人话(2)   就是最清高的“士”—那些自命不凡的读书人,人民群众照样奉送一个专用骂词给他们,叫“醋大”或者“措大”,使用时前面经常加一“穷”字,尊称为“穷措大”。什么意思呢?就是形容这些家伙成天没事找事,抬肩、拱臂、攒眉、蹙目,讥评这个,议论那个的模样,好像被灌多了酸醋一样。      以上说的都是攻击职业身份的骂词,下面来说说骂人为动物类的。      唐人最乐意拉来硬栽给自己仇人的动物是狗。      如果直接骂“张三就是李四的狗”,通常只是说张三紧跟李四,是他的走狗、打手,倒还不太涉及人身攻击啥的。但是架不住“狗”的衍生词多啊,举几个例子。      “狗鼠辈”,指卑劣下贱的人。开元名相张说曾经骂他的政敌宇文融:“此狗鼠辈,焉能为事!”      “死狗奴”,这个可以用来骂仆人。习惯穿越以后见下人就骂“死奴才”的,强烈建议穿唐以后改用这个,唐朝口语里没“奴才”这个词。      “猪狗/犬彘/犬豕”,这也是比较狠的一个骂人词。来围观安史之乱时,两方将领的一场骂战:“贼识我乎?”“谁耶?”“我,国之大将白孝德也!”“是何猪狗!”      “狗屎”,这个意思就不用解释了吧。举个用法,那个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五代词人冯延巳,曾经在李后主他爹手下当宰相,很被同僚看不起,同僚孙晟就直戳戳地骂冯延巳:“金碗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除了“狗”以外,骂人是“××驴”“×猪”的也不少。比如骂人“瞎驴(屡)”,大和尚挺爱用这个词,号称是文雅地、宗教性地骂人没有道眼、不能彻悟、见解不当。完整的骂人句:“瞎屡生!尔一生只作这个见解,辜负这一双眼,冷噤噤地如冻凌上驴驹相似。”“瞎屡生!尔向枯骨上觅什么汁!”      如果您骂人时懒得去想到底骂什么动物合适,干脆就直接骂“禽兽”“畜生”也算过得去。据《隋书》说隋文帝杨坚临终前曾经捶床大骂:“畜生(指杨广)何足付大事!”      跟“骂人为动物”有点儿相似的是,还可以“骂人为妖鬼”。这个在唐传奇的鬼怪故事里特别流行,主角们经常骂异类为“老鬼”“妖鬼”,当然也可以用来骂人,张祜写诗自嘲“乡人笑我穷寒鬼,还似襄阳孟浩然”。      “夜叉”也是唐朝人常骂的一种非人生物。单纯骂“夜叉”,往往是说不孝子的,或者形容人长相可怕。骂“母夜叉”的话……这个词的意思流传到今天也没啥变化,大家都懂的。      说到“母夜叉”,下面咱来说说专门骂妇女的、骂小孩子的和骂男人的词。      前头说了,唐朝人不流行问候对方的女性亲属,也没针对女性开发出什么有特色的污言秽语。但是呢,骂对方(无论男女)是“妇人”,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骂男人是“妇人”,一般都是指责他胆小软弱、婆婆妈妈的,像唐朝大将高仙芝就骂过他的副将程千里“面似男儿,心如妇人”。这种骂法也很古老了,诸葛军师曾经用这一招埋汰司马懿来着。      骂女人是“妇人”,基本意思就是“你个没见识的傻娘儿们懂啥”。要区分得更细一些,可以骂老年妇女“×老妪”,骂野蛮女友“妒妇”“悍妇”,骂侍女“贱婢”,等等。要注意的是,唐朝人骂妇女时很少故意往下半身引,连“娼妇”“妓”这一类的词都不用来骂良家妇女(至少我没见过),而是实指那些红灯区的工作者。      骂小孩的,也是直接骂“小子”“小儿”。要加个形容词的话,比较流行的是加“乳臭”。“乳臭小儿”这些词一开始只是蔑视小孩子的,后来变成全年龄层的骂词,看谁不顺眼都可以指着那胡子拉碴的男人骂“这个小子”如何如何。      这里的例子,委屈白居易来客串一下吧。话说白居易在唐宪宗李纯那里上班时,充分发扬偶像魏徵的作风,不断管制李纯陛下不要做这个、不准做那个。李纯对老白一般还是比较尊重的,当然也有忍不了要吐槽的时候。       13.哑巴亏不能吃,教您几句唐代骂人话(3)   “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最后这个牢骚还是被别的大臣劝解开了。)      专门骂男人的词,隋唐时期倒是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叫“××汉”。      对啦,就是现在很褒义的“好汉”“壮汉”“山东大汉”这些词语里的“汉”字,在唐朝,大部分情况下它是贬义的,是用来骂人的。      “××汉”词语的出现,据说跟南北朝时期胡汉混战很有关系,但是到了唐朝,这个词已经没有什么民族属性了,就是用来鄙称一般的男子。      如果把“汉”字加在一种职业后面,那是在以职业属性来骂人,比如“军汉”,大家应该都明白什么意思。也不只是卖力气的人会被贱称为“汉”,唐高祖李渊指控房玄龄、杜如晦教坏他的宝贝儿子时,曾经跳脚大骂房谋杜断是“读书汉”。      “汉”字前面也可以不加职业,加上别的形容词,一样是骂人话,比如“老汉”“痴汉”……您说啥?唐朝没有地铁和公交车。这个“痴汉”不是“骚扰女性的色狼”啦,您看日本爱情动作片看太多了吧。唐朝的“痴汉”也是挺流行的骂人话,意思是“大笨蛋”“蠢货”。      什么都不加,光一个“汉”字丢出去就可以骂人了。曾经有个要造反的跛脚将军这样自夸:“(老子我)今虽患脚,坐置京师,汉辈犹不敢动。”      嗯,数数,我们已经听了几大类骂人话了?职业身份类的、动物鬼怪类的、性别年龄类的,再凑一类吧,民族籍贯类。      总体来说,唐朝人比较开放,并不太歧视游牧民族,不过骂起仗来,民族属性仍然是一个攻击点。骂对方“胡”“虏”“戎狄”有点儿过时了,唐朝人最喜欢骂的词是“獠”。      为啥呢?大概是因为唐朝皇帝老李家的血统里有那么点儿比例不明、来路可疑的西北游牧民成分。按传统的地理名词划分,骂“胡”“狄”很可能一不小心骂到皇帝家里去,而“獠”一般是指西南少数民族,安全系数较高,于是大大流行起来。      单骂一个“獠”字,最有名的例子要算女皇武陛下。当年唐高宗李治跟大臣商量,要废了原配王皇后立武氏时,书法家宰相褚遂良死也不同意,君臣俩正吵着,武氏在帘子后面听得火大,河东狮吼,出口成脏:      “何不扑杀此獠!”      褚遂良道:我家是浙江钱塘人,浙江在东南,不在西南!你个没文化的妇人……      反正呢,在唐朝,凡是南方人都特别容易被骂成“獠”。另外阴沉难测的人被骂为“险獠”,长相抱歉的被骂“獠面”,还有“獠子”“獠奴”“獠贼”“憨獠”等一系列衍生词。      除了“獠”以外,像“突厥”“奚”“羯”“高丽”等族号都能用来骂人。      如果您想在以上有限的脏话类别里骂出风格、骂出水平、骂出新意、骂出流芳千古或者遗臭万年,大可以自由选择、跨类组合。推荐一个水平比较高的脏话组合,是关于有高句丽血统的唐军名将高仙芝的。他因为一件事触怒了他的上司,上司唾面大骂他:      “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      更加有名气的,可称为唐朝骂人话代表作的,还是千古女帝武则天陛下的挨骂纪录。骆宾王这个唐代第一粗口王的头衔,那是怎么也跑不掉了。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现在不正当地掌握着政权的那个姓武的娘们,性情一点都不温顺,出身也很卑贱。她曾经是太宗皇帝的使唤丫头,勾引太宗跟她上了床。太宗年纪大了,她又偷偷跟皇太子乱搞。太子登基以后,她抓着新皇帝的把柄,继续暗里跟新帝淫乱,终于从尼姑变成了新帝的妃子进宫。进门以后,她就开始嫉妒欺负别的妃子,就像历史上的妖妃郑袖陷害楚怀王宠姬一样,用各种卑劣手段迷惑皇帝、残害后妃。她把皇帝的原配皇后诬陷致死,一人跟父子两代乱搞给我们皇室泼脏水,再加上心肠像毒蛇蜥蜴一样恶毒,性情像豺狼一样狠辣,亲近邪恶小人,残害忠臣良将,杀害她自己的兄姐,又杀了皇帝,毒死她自己的母亲,天上众神和地下百姓都痛恨她,天地都不容她。她还包藏祸心,想篡位当皇帝,把先帝的爱子囚禁在别处,把自己那些混账亲朋封了大官委以重任……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刘福根。汉语詈词研究—汉语骂詈小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如何在唐朝做一名合格的吃货 1.上朝日请务必参加公款吃喝,品种丰富,料足量多(1)   官府食堂      同志们,朋友们,吃货们,老饕们……很多读者十分期待的唐穿美食团现在开团啦!报名从速哦!不过有个消费提示要预先公布一下,免得客人骂我们欺诈,就是美食团的团费比较昂贵,是随机穿越团的三倍以上……      您问为什么?      先不说品尝唐代顶尖美食要花费多少额外的物料费和人工费(您去打听打听名厨们的工价),就说这穿越落点选择吧。      首先,既然是美食团,那肯定不能穿越成唐朝人数最广大的普通农民。唐代跟工业化社会之前的历朝历代一样,就算是全盛时期,普通农民能够三餐无忧、终年温饱已经很不错了,离“美食”的距离实在有点儿远。您大老远地好不容易穿越回去,顿顿吃小米干饭就咸菜,不跟我们急眼才怪。      其次,就算穿越成富人,甚至首领,还得注意落地点。唐朝疆域广大,您要是不小心穿成了贝加尔湖旁边的游牧族长,隔三岔五啃羊肉干,或者更悲惨,落到唐高宗年间的朝鲜半岛上,名义上也是大唐蕃臣贵族,食案上却只有泡菜、泡菜、泡菜……      最后,您以为落到长安城里,穿越成全国顶尖的皇亲贵族,就能享受最好的美食了吗?错啦,那些穷奢极欲、穷凶极恶的高官宠臣,就跟现在成天上豪华酒店大啖鲍脯鱼翅的暴发户一样,才吃不到什么真正美味的好东西。      给您举个例子,武女皇的男宠张氏兄弟,发明了一种自以为高明的食物烹调法,就是把活鸭鹅关在大铁笼里,笼当中生一堆火,旁边放盛有调味汁的铜盆。鸭鹅被火烤得受不了,就去喝调味汁,来回奔走,一直持续这个状态直到被烤熟烤焦,毛皮脱落,于是可以吃了。您觉得这玩意儿会好吃吗?      所以要享受真正的唐朝美食,我们要么穿越到长安洛阳去当个出身大族的中高级官员,要么穿越到成都扬州去当个世代豪门的富商,这两种人是最有机会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的。开团第一单,我们先选择长安贵官这条线吧,坐好起航喽。      穿越成功,东方既白,您在自己家里床上睁开眼睛,婢仆过来伺候,新的一天开始了。      起床后想的第一件事:今天早晨吃什么?(有点儿出息,行不?)      下人问,郎君是在家吃还是出去吃啊?在家吃的话,一大早的没太多时间慢慢做饭,可选择的食物比较少,一般也就是吃馎饦或者粥了。      粥,您当然明白是啥,我就不细说了。馎饦听起来倒还挺新鲜,您来一份尝尝?      一声吆喝,奴仆很快用木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食物,放在食案上。您梳洗完毕,走过去跪坐下来定睛细看,白瓷碗盛满的浓汤里,沉浮着一些拇指大小的柔软面片。      原来馎饦就是面片汤啊!这种唐朝人也叫作汤饼、索饼、水溲饼、不托的食物,比较像现代北方人叫作猫耳朵的那个东西。制作方法也很像,是把锅里的水烧开以后,用手指一下下挼面团,一次挼下来大拇指宽、两寸长、极薄的一片,丢水里去煮。或者也可以揪成筷子形状、一尺长的面片去煮,就接近于粗韭叶汤面了。      白水煮面条可太难吃了,还得往里放些辅料调料。放啥呢?这就看您的个人喜好了,唐朝人留下的记载里,有放猪油葱花的阳春面,有放鸡肉鸡蛋的亲子面,还有放鸭肉的、放羊肉的、放姜汁的、放茱萸的……      这面片汤虽然不难吃,但您堂堂一条北方大汉,还是愿意噎点儿干粮才能饱,否则说根本不算吃过饭?唉,您早说啊,早说我们出去吃,既方便又省事,而且节约时间,您今天吃完饭还得去官署办公呢,可不能迟到哦,否则会被打屁股哟……      对不起,肯德基的六元早餐没有,麦当劳的汉堡咖啡也恕不提供。(费这么大劲穿到唐朝来还吃这些,客人您脑子有恙乎?)您问唐朝的早餐店都提供什么食品?那可真不少,咱就拣着最流行的几样说吧。      您先穿好衣服,骑着马,带着随从出门。这时候天还灰蒙蒙的,您住的里坊,门还没打开呢,但是坊门旁边的几家早餐店已经升火点灯开炉做生意啦。您想吃异域风味的早餐是吗?那边那家,门口干活的师傅高鼻、深目、满脸络腮胡的,那是家胡饼店。       2.上朝日请务必参加公款吃喝,品种丰富,料足量多(2)   过去看看,原来跟我们现在吃的芝麻烧饼一样嘛。白面做好饼坯,抹上油,撒点儿芝麻,放进炉子里烤熟,刚出炉时味道又香又脆,迎风飘八里,趁热赶紧吃吧您!假如您住在辅兴坊,那更是口福不浅,辅兴坊那家店里的胡饼是全京城闻名的,白乐天(白居易)同志就曾经山寨过他家的产品。      您嫌胡饼太油腻,一大早想吃点儿清淡的?也成,那边有家店是卖蒸饼的。唐朝人说的蒸饼包括了现代我们说的馒头、包子、花卷、烧卖、蒸饺等等,反正都是发酵过的面皮,可能包着各种馅料,上笼通过水汽蒸熟。      有口轻的就会有口重的,您这边嫌胡饼油太大,那边那位客人还嫌胡饼寡淡没味呢!没关系,咱花色齐全、品种丰富,比胡饼更加油腻的也有,那就是“煎饼”。      不是天津老乡用来抹酱裹油条、裹薄脆的那种煎饼。这里说的煎饼比较像油炸大丸子,杂菜和面揉成一团下油锅吱吱煎熟,捞出来放凉以后可以搁在掌心里的。这种食物可以当早餐,但更流行的是当夜宵吃。      您担心这个摊主是用地沟油在炸煎饼?这我可真没法了,您让我去哪儿找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来检查哟。不不,这可不是花生油(花生是明朝才从美洲传入我国的),也不是橄榄油,更不是金龙鱼调和油。要不,您这就穿回去算了……      唐朝人吃的油,一大部分是动物脂肪、肥猪肉炼的油啦,羊肉也会出点儿油。炼油的植物主要是大豆和胡麻,也有麻子、红蓝等。      好了,快把买的这一堆食物吃掉,咱要上班了—您最好就在店里吃,打包外带在街上吃的话,如果被御史看到,会认为您“有辱官缄”,一状告上去弄不好你要丢官。      早饭吞完,午餐打算吃点儿啥?—我说您这也太馋了吧?好歹也得先上半天班,再想吃中午饭的事啊。谁告诉您穿越美食团是可以光吃饭不干活的?      而且呢,今天上午去哪里工作,也跟您的午饭地点和内容很有关系哦。      简单地说,只要您是九品以上的朝廷命官,那么在工作日,中午这顿饭都是公家请客,您可以,而且必须跟同僚们一起公款腐败。不过对于京城的官员来说,这顿工作餐有“朝参日廊下食”和“非朝参日公厨堂食”的区别。      朝参日,也就是要进宫上朝参见皇帝的日子,大家都理解吧?唐朝规定三品以下的官员(不含三品)每个月逢一、五日朝参,也就是如果您穿越上身的这位是个七品官,那么每个月的初一、初五、十一、十五、二十一、二十五要上朝。      如果是三品(含三品)以上的大官呢?那是要每月一、五、九日朝参。另外,有一群倒霉蛋……咳,有一群位置比较重要的官员,理论上是每天都得入宫参见皇帝的,这群人是“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他们被称为“常参官”。      好啦,今天是您的朝参日。您呢,最好半夜三点就起床穿衣服。为啥?因为按照规定,您早晨五点半就得进入皇宫大门,否则算迟到哟。上朝迟到,后果会很严重哟。      您知道长安城有多大吧!如果您家里有钱有势,在离皇宫不太远的坊里买了房子,那还好一点儿,三四点钟起床,穿衣服,吃东西出门,等晨鼓敲响,坊门一开,赶紧往皇宫跑。如果没下雨,没下雪,天也不太黑,大概能顺利按时跑到宫门,报名验鱼符打卡上班。      在朝殿里站一上午,听各级各部门领导絮絮唠唠说事儿,好不容易等到日中散朝,您肯定已经又累又饿兼头晕脑涨,只想躺倒了。      唐朝的制度这时候显示出比较人性化的一面,从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每次朝会结束以后,公家都会让上朝的官员们在宫殿飞檐下、廊庑上坐地吃顿饭,这顿饭就叫“廊下食”。      “廊下食”都有什么东西可吃呢?唉,公款备餐,露天明吃,也就四菜一汤这种标准吧,不会简陋寒碜到丢皇帝老儿的脸,但也别奢望山珍海味。反正常参官们的肉食定量是每天三头羊,分到每个人嘴里的羊肉应该不会太多。       3.上朝日请务必参加公款吃喝,品种丰富,料足量多(3)   不过在日常供应以外,夏季还有防暑降温餐,冬季有烤火餐,各个节日也有加餐。      如果您是在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儿上朝,退朝以后又在西北风嗖嗖的廊下半露天坐地吃饭,那么负责办食的光禄寺会依例给你们端上一碗咕嘟嘟冒泡的热汤饼,其实就跟您早上吃的馎饦是同一类食物,算是高级工作餐。另外冬天的加餐还有黍臛,应该也是一种加了黄米的肉羹,趁热开吃。      如果您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上朝,吃“廊下食”,端上来的会是用凉水拔过的冷面、粉粥,再配一些栗子、桃、梨、石榴、柿子等。      赶上特殊的节日上朝,比如寒食节,会给甜米粥喝;正月初七(人日)和三月初三加赐煎饼;正月十五、三十赐糜糕;五月端午赐粽子;七月七赐斫饼;九九重阳节加糕;十月一日加黄米羹……这些都是在日常餐点之外另加的,算是额外福利,您老老实实地跟着同僚们一起叩谢皇恩吧。      像这种吃环境的工作餐,食物好不好倒在其次。有人比较看重其中的荣誉和政治意义,觉得能在皇帝眼皮底下吃顿饭光荣得不行。(拜托,皇帝早走了,你以为人家会坐在里面看着你们吃饭流口水吗?人家也饿啊!)那个写过“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张籍,就曾经为寒食节的“廊下食”赋诗一首:      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客人您可千万别乱跑,不要这么激动嘛。这顿工作餐真不是容易吃的,因为吃饭的礼仪要求特别严格,坐错了位置,走错了方向,遇上熟人开个玩笑,都有可能被御史弹劾,犯一次错要罚没一个月工资。      您先在这张食案这儿坐好,我给您讲个真事。话说某一年,朝廷里的宰相严绶参加退朝以后的“廊下食”,皇帝派宦官马江朝赐樱桃给官员们。严绶在京外当节度使的时候,认识马江朝,见面说话时脑子一乱,宰相屈膝向宦官行了个拜礼,旁边一个不明真相的围观御史也跟着拜了一下。这种违背礼节的行为算是闯了大祸,当天御史台弹劾,严绶、马江朝都受到了处分,马江朝被降级,严绶被罢相,贬官外任。      就因为礼仪要求严格,唐后期政府又越来越穷,“廊下食”的食物越来越粗劣,有些上朝的官员就找各种借口中途溜号,宁可自己出去吃,也不受这份活罪了。以至朝廷专门下诏,硬性规定朝臣必须参加午间公款吃喝。      以上说的是朝参日的“廊下食”情况,那不上朝,到办公室办公的日子,公家管饭吗?      当然管啊,我们这就一起去瞅瞅唐朝政府的公务员食堂。      按照我国从古至今奉行不悖的规矩,公家管饭,灶大灶小,菜多菜少,那是要按行政级别来供应的。您要是想吃到最高级的食堂饭,那请您努力工作,迅速升官,尽早做到宰相这个位极人臣的级别,就可以进“政事堂”去吃饭了—这乃是大多数唐朝人的终生梦想。      什么?您说我骗您?您翻遍了唐朝官员的等级名册,就没有一个官职叫“宰相”?      唐朝确实是没有宰相这个官职,但是上至皇帝,下至农夫,大家都经常说起宰相,而且也都知道这个官就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级最大的官。      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也就是三省里不止一位高级官员,可以通过被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官衔,被承认为等同于宰相,进入政事堂参议国家大事,以及吃到最精致、最高级的小灶饭。      政事堂在哪里呢?基本上这是一间专供宰相们一起使用的办公大厅,位置在皇宫里面,靠近上朝大殿和皇帝办公室的地方。您要是还不能理解,可以参考北京紫禁城里的养心殿和军机处之间的位置关系,当然,唐朝的宰相比清朝的军机大臣们权力大得多,性质完全不一样。      您呢,熬到五六十岁的时候,可能有一天会拜相进入政事堂。跟着其他宰相一起,各自坐到自己的书案后,就一些政事议题聊啊,商量啊,工作到午时,外面有杂役禀报:“列位相公,天子赐食至。”       4.上朝日请务必参加公款吃喝,品种丰富,料足量多(4)   这时,就有御厨的杂役挑着食盒进来了。您这新晋的宰相还怪兴奋的,可是一看同僚们都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当然谢恩还是必需的。原来皇帝隔三岔五地把自己御膳房做出来的食物赏给宰相们的“堂厨”,这都算是一种制度了,也是大领导努力搞好与下属关系的一种手段,意思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你们吃了我的饭,对我打猎泡妞等私生活就睁一眼闭一眼,少管点儿吧。(某魏姓宰相:你做梦!)      于是大家开饭吧!不用换房间,就在政事堂大厅里,自有下人布置食案,放坐席,抬水来伺候各位宰相洗手,“堂厨”里的厨役也会把一道道菜肴和餐具抬进来在食案上放妥。      一切布置完毕,张相公请请,李阁老走先,王尚书不必过谦……大家按心照不宣的次序入席坐定,举筷开餐,边吃边聊。      这顿在办公室吃的午饭,气氛要比“廊下食”轻松融洽很多。朝廷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宰相们边吃边谈工作。大家肚里有食,心情会比较好,很多棘手事务就在吃吃喝喝中解决掉了。如果您长期只吃饭,不谈工作、不干活,还会被别人讥笑为“伴食宰相”,意思跟尸位素餐差不多。      就算不谈政务,各位相公在吃饭时聊聊家乡的风土人情、奇闻逸事,也有助于增长见识、促进感情。当然,昨夜您在平康坊小娘子家的香艳经历还是不要拿到政事堂来聊最好。      此外,聊天内容丰富、气氛轻松,可不代表礼仪要求不严格,毕竟政事堂食是一种政治待遇,跟与狐朋狗友们下馆子喝酒吃烤串还是区别挺大的。      最基本的礼仪要求:首先,您不能随随便便地进政事堂蹭饭吃,必须有了宰相资格以后才能上桌;其次,您还不能随便退席,如果有人中途退席出门,别的宰相必须停筷等着,人齐全以后再继续吃。      曾经有一回,宰相们正在政事堂吃饭呢,某个权臣把自己的一个同党宰相叫出去商量事,商量完俩人就一起弄了点儿饭吃。政事堂里正等着继续吃饭的宰相们听说这事,有两个老臣当场摔筷子,飞马回家告病不起,闹着要辞职,朝野大哗,纷纷谴责权臣不守规矩、丧尽天良。您看这乱吃饭的事故是多么严重啊。      您问这顿饭里都有什么食物?那就太多了,详细的我留到下回再说,反正您只要知道这个政事堂厨每年耗费的开支是相当大的一笔数字,以至某些宰相看了都肉疼。曾经有不止一位宰相不止一次提出来,说国家财政挺困难的,我们老这么大吃大喝,影响太坏,要不把这块的预算经费削减点儿吧?      您猜怎么着?别的宰相群起反对,其中一个姓张的说了一段话,很有代表性,大家听了都服气。这段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大意是这样:      皇帝拨出这么多公款给我们吃喝,是为了优待人才,希望我们吃完以后好好干活,把国家治理好。相公您要是心虚,觉得自己的工作成果配不上这顿美餐,那您闪闪,靠边让位,自有别人能吃能干。国家大事您不操心,尽在这种小节上叽叽歪歪,不是沽名钓誉是什么?何况省了这顿饭钱对解决国家财政问题也不起啥作用,您努力工作,办好一件大事,就能造福国家百姓,那吃顿好饭根本不过分。      如果现代公款吃喝的官员们拿这种歪理来辩解,不被网民们砸死才怪,但是唐朝人(特别是文人)居然都很认同这个说法,所以政事堂的豪华午餐也就一直持续下去了。      上面说的是宰相们的午餐,官员能做到宰相级别的,毕竟是少之又少。那么非宰相的普通官员,午饭又是怎么吃的呢?      宰相们的工作餐供应系统,因为是在政事堂里吃饭,所以叫“堂厨”。别的官员的工作餐供应系统,叫“公厨”。他们不像宰相那样有集中的办公大厅,所以很多部门要在正衙大堂旁边另建一座食堂,能容纳所有上班的官员同时就餐。      这个食堂的建设规格,也有一定标准,大致是在各部门财力范围内,力求宏大严整,随便搭个茅草棚子瞎凑合可不行。食堂的内部装饰也得花心思,有的供文殊菩萨像,官员们开饭前先拜菩萨:“感谢菩萨降福赐我卤煮火烧……”有的是在墙上写与工作相关的文章、诫语、圣训等:“科学发展,成就辉煌……”       5.上朝日请务必参加公款吃喝,品种丰富,料足量多(5)   正经地说,最像国家机关的还是主管司法判刑的大理寺。人家的食堂墙壁上写满了常用法律条文。我叫你们这些法官不看书不学习业务。只要吃饭,你们就给我老老实实看《永徽律疏》。      开饭的时间大都是午时,官员们集中到食堂(那谁谁,您不用拿着饭盆啊,我大唐还是有供应官员们的餐具钱的),也是按规矩位置坐地或者坐床,等着杂役们在食案上摆好饭。      至于就餐的仪式,管理的严格程度,吃饭时让不让说话谈笑,各个部门有自己的规定。管得最严的可能是御史台,约等于现在的纪检监察部门,开饭前主官要训话,各级工作人员固定座位,吃饭时不准走动,也不许说话谈笑。      御史台在唐朝可是人人羡慕的肥缺部门,您要是三四十岁就进了御史台,那就忍受几年主官的扑克脸吧!您说这么吃饭会肠道梗阻?那咱走走门路,求外放去州县当官?除非赶上了一个活阎王似的刺史,一般外官的官场气氛都会比京官轻松随便。      如果您去比较富裕的州郡,像现在江南一带的扬州、杭州,或者蜀郡、益州,那么同等级官员的收入,要比京官强得多。这反映到工作餐上,京外州郡的工作餐成本,是由地方财政列预算,有时候是财政直接支付所有支出,有时候是财政上出一部分钱当本钱,由相关管理部门拿着本钱去做生意、放高利贷,以利息收入来支付“公厨”的消耗。      而首都里各部门的“公厨”预算几乎全是以朝廷赐本钱,各部门自己去营运收利的形式来应付。也就是说,国家财政给这个部门一次性拨付了200万钱,但是这200万钱不能花,而是找一些“捉钱人”来,把200万分成几部分借给这些“捉钱人”,叫他们拿了这些本钱去做生意,按月或者按年缴多少利息给这个部门,部门用利息来买粮买菜做饭供应“公厨”。      “捉钱人”未必各个都能做生意成功,能不能还上利息完全没谱,所以京中各部门时不时叫苦,“公厨”本钱又没啦!朝廷不给补贴点儿,大家都没饭吃啦!没饭吃的话,公务员都不上班哦!不上班就没人工作,国家机器要瘫痪啦……      您不信?唉,唐代安史之乱后,国家政治和财政收入都乱七八糟,实在没钱供应官员们天天公款吃喝,皇帝也没辙,只能下诏叫官员们隔天上班,也就是上一天班,吃一天工作餐后,第二天你在家歇着,自己解决伙食问题,这样来省钱。      所以,百官工作餐的质量,跟国家经济运行形势、财政收入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您不幸错穿到了唐代后期,又在一个没啥油水的衙门做中低级官员,那么在食堂的中午饭里吃到了一块肉,大概都能热泪盈眶地奔走相告了。      当然,如果您自己家里有钱,中午不乐意跟同事们一起吃糙米饭就咸菜,那么就找个借口,溜出官府下馆子去。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拜根兴。唐代的廊下食与公厨。浙江学刊,1996(2)      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1998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没见过吧,这叫日式刺身!”“不就是切鲙嘛……”(1)   荤食      穿越到唐朝当了个小京官的您,在休假不上班的日子里,跟朋友同僚脱下官服,一起去逛东市和西市。逛累了,肚子也饿了,就近走入一家叫“张家楼”的食店,体验一下大唐首都餐饮业的服务质量。      拣个靠堂口的食案坐定,您张嘴想说的第一句话是啥呢?      谁请客?穿成唐朝官员还这么小气,您不如穿越成严监生算了。      倒壶茶?估计没有,麻烦您往后翻翻本书喝茶篇。      拿菜单来?谢谢,直到晚清民国时期,饭馆里都没有现在的纸质菜单,顶多柜上挂个水牌写明今日特供。您要点什么菜,全凭跑堂的口报菜名,相声艺术那是来源于生活。      小二!上五斤牛肉、十碗好酒!      过来俩彪形大汉,先打量您几位的长相—不是熟面孔,再瞅瞅店外街上人来人往一片平和,似乎也不像埋伏着梁山好汉,相视一点头,伸出蒲扇般大手,揪起您衣领,我丢—      踉跄出店,您又满头雾水了吧?这开饭店还怕大肚汉?就算说得哪里不对了,过来纠正就是,怎么又随随便便踹人啊?唐朝人做生意这么不讲究和气生财吗?      唉,唐朝人比较凶残有个性是真的,不过正常情况下,做生意的也不会这么得罪客人。您惨遭驱逐的原因是说了当时很忌讳的话,人家食店主人怕被钓鱼执法。      什么话犯了忌讳呢?      《唐律卷十五?厩库》:“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主人杀掉自己养的马或者牛,要服一年苦役,也就是国家禁止杀死这两种大牲畜,当然更禁止吃牛肉。您那句“上五斤牛肉”,一不小心就要把食店主人送去服苦役啦。      所以,您穿越到唐朝以后,不用指望在饭店里能看见水煮牛肉、杭椒牛柳、灯影牛肉、香辣肥牛、西红柿烧牛腩、干煽牛肉丝、土豆炖牛肉、腓力牛排……统统不供应哦。      什么?您说您吃巨无霸长大的,非牛不欢,没牛肉吃,活不下去?这都是惯出来的毛病。好吧,如果拼了性命也要吃牛肉,唐人倒也不是没有变通的办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去乡村私下买点儿牛肉,或者自己家养几头牛,趁黑夜里偷偷杀掉,关起门来自己弄熟了吃,别让别人看见。就算有邻居闻着味道不对,一推门进来了,现场抓到您家吃牛肉,您也能强词夺理地辩驳:“我杀了牛没错,不过是误杀!误杀!一时失手而已!”      唐律明文规定,杀自家牛马徒一年,但是“误杀,不坐”。至于怎么证明是过失杀,而不是故意杀,赶紧把煮好的牛肉盛一盘送给邻居,那就肯定是误杀啦……      如果您的厨艺水平跟作者鹿差不多,那么就不建议自己在家烹饪牛肉,八成会糟蹋了这好不容易弄来的珍品,顺带毒死自己。拎出门去,交给相熟的食店整治吧!注意,一定要是相熟的,跟店主交情特别好才行,否则人家没准儿会向官府告发您。      普通的食店,整治牛肉的方法大概就是清水煮,放些葱姜酱之类的调料。再高级点儿,在院子里生一堆火,烤(当时叫炙)牛肉至八成熟,焦香味道飘出来后,再撒些胡椒,就是罕见的美味了。      要说唐朝的牛肉名菜,给您郑重推荐一道“牛头褒”。      这道名菜主要在南方地区流行,天高皇帝远,长安管不着的地方才有牛肉名菜的生存空间嘛。制作过程如下:      取皮光肉嫩的小牛头,先在火上烧一下去掉毛,再用开水烫洗,把毛根都去除干净。锅里下酒、豆豉、葱、姜,把牛头煮熟,剥下肉切成手掌般大的肉块,跟酥油、花椒、酸橘等一起调好味,塞进瓶瓮里,用泥封住瓮口。最后把肉瓮埋进火塘,用微弱的火力慢慢加热烘出风味来。      这种菜品在唐朝叫“褒”,也不知道跟现在岭南地区的煲仔饭有什么关系没。总之,唐朝人想吃到牛肉挺困难的,所以疯牛病也传染流行不起来。      那么,唐朝人最经常吃的肉类是什么呢?      说错了吧,不是猪肉,是羊肉。      忍不住又要羡慕嫉妒恨一下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这些家伙只要做官做到了五品以上,那么每个月公家就给免费发好多肉吃。亲王以下到二品大官,每个月供给二十头羊、六十斤猪肉,三品官每个月只给十二头羊,四品五品官每个月给九头羊,都不给猪肉,可见羊肉要比猪肉普及得多。       7.“没见过吧,这叫日式刺身!”“不就是切鲙嘛……”(2)   您嫌羊肉膻味大吗?没关系,我们在烹调方式上多注意点儿,精益求精,高手是能把羊肉做得很好吃的。      普通唐朝人吃的炙羊肉、蒸羊头、羊肉面条,就不多说了。单说某天您的同事请您去家里吃饭,说宴客主菜是“过厅羊”,这可是当世名馔,您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      到了宴会的日子,您和其他被请的客人齐聚主人家里大堂上,一番推让以后,德高望重的主客坐了上位,是在靠近堂口的食案边。      唐朝人家的正堂,南面往往是没有墙的,只用几根柱子支起来檐顶。南面需要挡风时可以用屏风行障之类围住,夏天就干脆撤走,是一座半露天的建筑。人们坐在堂上,可以直接看到堂外院子里的情景。      贵客坐在堂口的位子,一方面是便于上菜时先敬给他;另一方面也是方便观看歌舞—那时候举办正式宴会,堂下院里八成要有歌舞节目佐餐。      酒过三巡,菜献数道,歌舞告一段落,主菜要上场了。      只见一名庖人牵着一头活羊,走到堂前阶下,向堂上行礼毕,翻手擎出一柄明晃晃的尖刀,熟练地插入活羊颈子,杀羊放血,剥皮斫肉。      这时候主人请众宾客下堂,也来到刚杀好的肥羊前,客人们觑来看去,瞅中哪块羊肉好,自己用刀子割下来。一旁服侍的下人奉上颜色不同的彩锦,把自选羊肉包扎好,送去蒸熟。      时间到,蒸好的羊肉一块块送回来。您可要认准自己选的那块彩锦,接过来打开,把羊肉放进自己食器里,用主人提供的竹刀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撒上胡椒,浇上杏酱,大家开吃吧!      也正因为羊肉是唐朝人最常吃的肉食,而羊肉膻味很重,所以能去膻的胡椒就特别受重视。这玩意儿是来自西域南亚的进口货,卖得很贵,如果您哪天听说当朝宰相被治罪抄家时,家里抄出来800石(6。4万公斤)胡椒,不要吃惊哦。      那边又有客人说啦,老子不爱吃膻腥的牛羊肉,老子就要吃猪肉,不供给猪肉就投诉你唐穿团宰客。唉,至于嘛,客人别激动,谁说唐朝没猪肉啊。虽然不像牛肉那么金贵,也不像羊肉那么普及,但猪肉也算人们常见肉食之一,不会没供给的。      唐朝人吃猪肉,最常用的做法也是蒸着吃。《西游记》里动不动就弄个大蒸笼来伺候师父和二师兄,那是有生活基础的。      吃牛羊肉要撒胡椒,吃猪肉则一定要就着蒜。您在别人家做客蹭吃的,主人端上来一盘热腾腾的蒸猪肉,您把肉片搅碎了,浇上蒜汁蒜泥,再来点儿豆酱,用刚出炉的金黄的面饼卷裹起来,送嘴里一咬,顺边流油,别提多美味了。      除了猪、羊和牛以外,唐朝人也吃驴肉、狗肉,另外还时不时能吃到些野兽肉。当时自然环境好,人口少,到处都是山林野泽,唐朝人又喜欢打猎,所以像兔肉、野猪肉、熊肉,甚至蛇肉、果子狸肉都曾经进入唐人的食谱。您问这些野味里最经常出现的是哪种动物肉?我才不告诉你是鹿肉呢!      不过这又有个问题了,比如说您跟几个朋友外出打猎,忙活半天,放倒了一头大野猪,找柴生火,剥皮切肉,原野烧烤,哥儿几个美美撮一顿,然后野猪肉还剩下一大堆呢!叫下人背回家去也一顿吃不完,这要是放坏了怎么办?暴殄天物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同理,过年前大规模杀猪杀羊,也会有很多肉一时吃不完。这时候就得动用科技手段—人工防腐剂什么的弱爆了,古人用盐、醋、酒、花椒等各种调料,加上风干、烘干、发酵等制作技术,就能做出脯、腊、酢、菹等各种纯天然、无公害,保质期又很长的食物,而且很好吃哟。      事实上,如果是一般的平民人家或者中下层士族,吃这种腌制类肉品的数量,要多过吃鲜肉,因为鲜肉真的是很贵。      贵到什么程度呢?      贞观年间曾经有一段时间,朝廷为了树立勤俭节约的清廉政风,下令所有御史外出巡查的时候,各地不准给御史供应肉食吃,以防扰民。      那么苦逼的御史们就只能枵腹从公,天天吃素了吗?嘿嘿,那也未必。       8.“没见过吧,这叫日式刺身!”“不就是切鲙嘛……”(3)   一个小报告打到皇帝李世民面前:陛下明告天下御史外出不准吃肉,但有人顿顿都叫州县杀鸡给他吃,这个御史就是您的心肝小秘书马周!      李世民陛下脸不红,气不喘,御笔一挥:我下令不许吃肉,马周吃的是鸡!吃鸡又算啥事?离间君臣关系的,拉出去打!      这算是李世民偏私护短吗?事实上可能算,但理论上不算,因为在唐朝人的概念里,狭义的“肉”,是指兽畜肉,而鸡鸭鹅等叫“禽”,也可以叫“荤”,咬文嚼字的话,吃鸡还真的可以说没犯“肉戒”。      而且呢,跟猪羊牛等畜肉相比,鸡肉在唐朝要便宜得太多了,基本上普通农户家家养鸡,您要去农村看望朋友,或者只是个过路人,投宿时遇到了比较热情厚道的人家,那么主人家杀只鸡来招待,都是很正常的事。      一锅新蒸出来的黄澄澄的小米饭,现杀的放养土鸡肉或煮或蒸,如果自留地里种着菜,薅(hāo)一把韭菜或者豆叶烫一烫,再配上自家酿的浊米酒下饭,这就是最典型的唐朝农家饭啦。如果您穿越前认真培训过,边吃饭边吟咏“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那就更有风味了。      家禽类里面,鸡是占了绝大多数份额,仅次于它的不是鸭,而是鹅。      跟现代正相反,唐朝人养鹅多,养鸭少,吃鹅也比吃鸭子普遍,所以您想在长安吃首都烤鸭那可不容易。不过长安另有一道禽类名菜,叫“浑羊殁忽”,比烤鸭更鲜美更名贵,您信不信?      这道菜,也得在有钱人家的大宴会上才能见得到。几个仆人共扛一张大木盘上厅,盘子里放着的是一头完整的冒着热气和焦香的烤全羊……      等等,您说我们要吃的是禽类名菜,为啥端上来的是羊?唉,客人您继续看下去啊,厨子拿出刀来,把被缝合起来的羊肚子剖开,原来里面藏着一只烧鹅呢!      这鹅肚子里还有东西哦,是用调味品拌匀的肉和糯米饭。把收拾干净塞填饱满的整鹅塞进羊肚子,一起在火上炙熟以后,我们只把烧鹅取出来,切开一一分着吃,烤羊作为容器就扔掉了,当然一般会扔给仆人们去享受。为啥我觉得这道名菜肯定是奴仆们发明出来的呢?      跟野味肉同理,唐朝人吃的禽类里,也包括山鸡、鹧鸪、斑鸠、竹鸡等野禽,大多是打猎打来的。禽类也可以做成脯腊等用来保存。      这说了半天您在外面吃别人家宴席的事,差不多的时候,您是不是也应该在自己家里设宴回请一顿?什么?您说没钱?这个月工资还没发,别说猪肉羊肉,连只鸡都买不起。您这个唐朝月光族真是……      算了,没关系,我们有的是办法。没钱买肉,自己去弄呗。就算您住在长安城的廉租房里,没场地养羊、养猪、养鸡,又手无缚鸡之力不会打猎,您总会钓鱼吧?      带上一两个下人,趁早街鼓刚响,坊门初开时,拿上渔竿、渔网,出城去。唐朝自然环境好,别说南方,连华北西北地区都是遍地河湖沼泽,“八水绕长安”您听说过没?总之在长安城外找个有鱼的水面是很轻松的,主仆几人折腾半天,怎么也能扛回一篓子鲜鱼来。      有荤食有饭,可以请客了。您家的厨子手艺还不错的,等客人都来了坐好,很快端出一碟碟又白又细的东西来奉客。      您定睛一看,碟子里的食物,大多呈丝状,也有小片状,片状的都是半透明白色,极轻薄极细嫩,碟边还堆着嫩绿色的葱碎,另有芥末、豆豉、蒜泥、橙丝等调料。拿筷子夹起白丝,就着葱芥送进嘴里一尝,又滑又凉,鲜腻中带着甜味。这种食物,您穿越前只在日本风味餐厅吃过,是标价贵得要死的生鱼片哟。      怎么样,您觉得很有面子吗?当下就喜气洋洋地向客人们炫耀“这可是稀罕的日式刺身”。唉,您看客人们瞧您的眼神,一副看乡巴佬的样子:“是切鲙吧,做得不错,鱼够新鲜。”这已经是挺高的评价了。      没办法,生鱼片这种东西,在唐朝人的食谱里确实很常见。不仅如此,唐朝的贵族男子一般是看不起厨艺的,但是他们却觉得自己在人前亲手表演“切鲙”的技术,是一种时尚流行风范。您说那孙子辈炒作出来的“日式刺身”,有资格在唐朝人面前炫耀吗?       9.“没见过吧,这叫日式刺身!”“不就是切鲙嘛……”(4)   那边又有个不太厚道的客人,一边嚼着鲙丝,一边故作天真地问:“这是啥鱼啊?”客人打住!您可别这么老实,顺嘴就道出实话—“是今天刚捕的鲤鱼。”要知道这可是在“李”唐王朝,官府几次下令禁食“国姓鱼”,当然民间大部分人还是照吃照抓不误,不过好歹给官府点儿面子,就别在公开场合说了。      除了鲤鱼,其他常见的鲂鱼、鲫鱼、鲈鱼、鳜鱼……凡是刚出水的鲜鱼,都能切鲙生吃。如果您这个穿越者还是不适应冷食,那么另一大流行鱼肴,是做鱼羹,刮鳞拆骨切块下锅煮稠汤,别忘了多加醋,以酸克腥最有效。      另外提醒您这个做主人的,既然主菜是鱼,那么主食最好上白米饭。如果捕鱼时能顺便再摘点儿莼菜,用来做汤,那就更好了。唐朝人也讲究食性搭配,吃羊肉时就面饼面条比较合适,要是吃鱼也就着面食,那些美食家就会嘲笑您没见过世面,不懂规矩了。      喜欢吃生猛海鲜的客人,穿越到唐朝,大概会快乐并痛着。快乐是因为基本上现代常吃的水产品,鱼、虾、蟹、贝类、乌贼、水母、蛙鳖……都已经走上了唐朝人的食案,特别是如果您穿越到长江以南地区,这些水产品都非常丰富,吃到不难。      痛呢?那是因为唐朝人的口味跟现代人不大一样,烹调方式也不一样,做好的海鲜您可能眼睁睁看着摆在面前,却一口都吃不下去。比如说,唐朝人吃螃蟹,流行“糖蟹”,把好好的螃蟹用糖蜜腌成甜的再吃。      最后说,腌鱼干也很好吃,跟肉类禽类一样,做咸鱼腊鱼什么的也是唐朝人家的必备技能,有些水边人家甚至拿这些当主食吃了。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王赛时。唐代饮食。济南:齐鲁书社,2003       10.欢迎光临正宗河北醋芹老店,本店专营魏家菜(1)   蔬菜      好消息!好消息!某位热爱穿越事业的女客,主动提出要招待本次唐穿美食团一顿她亲手烹饪的美餐!不过,妹子们喜欢清淡口味,这顿饭会以素菜为主。什么?她说食材需要本团提供啊?那么说说看,这位穿越女士,您都打算做什么菜呢?      西红柿炒鸡蛋?现代我们吃的大西红柿明朝才从美洲传入,而且传入以后一直当观赏植物,因为大家都认定它有毒,到清末才逐渐有人敢吃了。这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朝,您让人用什么横渡太平洋去给您找西红柿去?      醋熘土豆丝?又一个原产南美洲,明朝才传入中国的物种。我说您是不是清穿团的客人误进唐穿队了?友情提醒,烤红薯和煮玉米您也不用考虑了,都是跟西红柿、土豆一起从美洲传进明朝的。      青椒炒洋葱?不错,终于离开明朝了,这俩是清朝才引进的,青椒(以及辣椒家族)原产地美洲,洋葱原产西亚、南亚。要不然美女您穿越到唐朝以后,开金手指组建个无敌舰队,专门环球航行去给您采集食材吧?      穿越女秀厨艺,果然不靠谱。别说食材了,就现代人惯用的“炒”菜技术,到宋朝才有明确记载呢,唐朝人还是以水煮、汽蒸、火烤为主。您要穿唐去发明炒菜技术,光找合适的锅灶、铲勺就能找死您了。      老老实实的,我们还是去瞅瞅唐朝的饭店里都供应什么菜吧。上回在西市喝酒的时候,不是路过一家有皇帝题字写广告的“魏家菜”吗?这可是唐穿食客很喜欢落脚的地方。当然,也是本公司唐穿团的长期业务合作伙伴,店里有专门的地陪导游介绍种种菜色,我可以偷偷懒。唉,这种穿越团的潜规则,客人您就不要再说什么了嘛。      娘子们,郎君们,各位唐穿团的贵客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光临正宗河北醋芹老店,本店专营魏家菜。      在大家入座上菜之前,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本店的历史渊源和特色菜肴。      请贵客们先欣赏墙上这首小诗:“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醽醁”的发音是“灵鹿”,“醽醁”和“翠涛”都是古代的绿色名酒。传说唐开国名相魏徵魏玄成,家藏西域酿酒法。魏相公—那边客人您别笑,相公是我们唐朝人对宰相的尊称,跟同性恋无关—魏相公自己在家酿成的两种绿酒,分别取名为“醽醁”和“翠涛”,曾经进贡给太宗文皇帝品尝。      文皇帝是当世一流的品酒大家,尝过魏家酒以后,给予极高评价,当即挥毫写下了这四句广告词……嗯,是随笔小诗。诗里的“兰生”是汉武帝喝过的百味旨酒,“玉薤”则是前朝隋炀帝的宫中名酒,文皇帝认为魏家酒比它们都强。      至于“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我想就不用解释了吧。文皇帝的诗句就是这么雅俗共赏、浅近亲民。      明白了这首诗的来历,想必客人们对本店的来由和特色也就能猜得一二了。本店第一代店主,正是魏相公玄孙的表姐的二舅的侄女婿的异母妹夫,跟魏家关系近密,所以才花了很大代价,从魏相公后人手里拿到了各种正宗家传秘方。      好了,请客人们进店,按照“博士”的导引依次入座。坐好后,“博士”们将先为每位客人送上一盏魏家酒,请空腹品尝,才能感觉出它的妙处。      对不起,本店没有侍酒胡姬。魏相家风严肃端正,魏夫人不准妖孽进门。客人想见胡姬,请出门右拐,街左第三家就有。不过那是全自费项目了,您先考虑清楚。      魏相不但家风严肃,而且家境贫寒。虽然文皇帝前后赏赐魏相的财富数以万计,但巨额财产去向不明,魏相临终时家无正寝,布车载柩。因此,本店供应的魏家菜也以蔬食为主,在此事先说明。      现在端上食案的,是本店的招牌名菜“河北醋芹”。      魏相公祖籍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魏家是当地有名的士家大族。唐立朝之前,中原几百年兵荒马乱,各地的士家大族一代代聚集乡民守城自保,族中都有贮藏、制作耐储存食物的秘法。魏相公喜欢吃腌酸的芹菜,跟他的出身很有关系。       11.欢迎光临正宗河北醋芹老店,本店专营魏家菜(2)   客人们不妨夹起一些醋芹来品尝品尝。我们唐朝人吃的芹菜,还是以水芹为主,不过本店的醋芹里,也掺杂了从西域传入不久的旱芹,这种菜更加粗壮、水嫩,风味独特。      本店使用的老醋,也是用魏家家传秘方酿造的,涉及商业机密,恕不公布细节。      另外提醒您注意本店盛放醋芹的食具。这种大白瓷杯,是本店向邢窑定制的,名称就叫“醋芹杯”,也是非常有来历、有说法的。      太宗文皇帝陛下平易近人,虽然经常因为种种事故挨魏相公的批评,但还是想方设法和诸大臣搞好关系,为此还根据魏相公的相貌特点,给他起了一个爱称,叫“羊鼻公”。听说羊鼻公爱吃醋芹,文皇帝特意在一次宴会上,给他准备了三大杯醋芹,结果宴会还没结束,魏相公就把三大杯醋芹吃光了。      面对文皇帝的善意调侃,魏相公严肃地指出,他爱吃醋芹是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因为芹菜能降血脂,腌酸以后更能清肠,我们唐朝人叫“收敛物”。这象征着执政者应该清心寡欲、节俭自奉,对精力过剩的太宗陛下很有参考意义。      当然,对于广大唐穿团客人来说,这道菜“收敛胃袋”的作用可能更加突出。我们已经听到了各位肚子咕咕叫的声音,这就上下一道菜。      现在为您奉上的,是我们唐朝人的当家菜—葵。本店特选秋季采摘的秋葵,佐以新鲜的井水和纯天然无添加粗盐,做成这道“秋葵汤”,敬请享用。      我们了解到,在各位穿越前的那个时代,葵这种蔬菜,只在湖南、四川、江西等一些南方省份还能少量见到,当地人叫它“冬苋菜”。但是在我们唐朝,葵的地位相当于北方的大白菜,种植普遍,非常重要。      请细品碗里的葵叶汤。完整的葵叶形状圆如猪耳,叶梗正绿,吃在嘴里感觉黏滑,有点儿像莼菜的口感。本店一会儿还会再奉上一碟烹葵,是给各位就着白米饭吃的,这是我们唐朝人最熟悉的家常味道。      现在上席的,是另一种在我朝很普遍很常见,但在各位的时代几乎销声匿迹的蔬菜—薤。      我高兴地听到,有几位客人表示很熟悉这种菜,在当地—岭南地区是吗,叫作“藠头”?是的,薤其实是指这种植物又细又长的叶子,但是我朝人吃薤,也主要是吃它的根部,就是客人们说的像蒜的藠头。      薤本身容易保存,可以越冬,我朝人还喜欢把它腌成酸辣的菹菜,或者干脆投入食锅里当调味料,口感很好。各位结束旅程回家以后,也不妨去买些藠头来尝尝。      按照旅游团的一般喜好,我们先为您奉上的是有本地特色的和客人们不熟悉的食物。下面上席的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以及将就能填饱肚子的几种蔬菜。      说到大块根茎类代食品,客人们可能首先想到马铃薯和红薯。这些,那头导游鹿已经说过了,原产美洲,我朝没有。我朝有的能当主食啃吃的大块菜蔬,有萝卜、蔓菁、芋头、茄子、嫩葫芦等等。此外竹林里可以挖笋,荷塘里有藕,没饭吃的时候,这些都可以暂且饱肚。      不过,刚刚端上桌的这两盘萝卜和蔓菁,不建议客人们放量大吃,因为这已经做成咸菜了,一会儿配饭吃的,白嘴吃太多会齁死人。      对不起,我好像说晚了。来人,把这几位抬出去。      跟着上来的这两盘菜,都很有内涵。这一盘蒸的,客人们别看不起眼,它叫菘,现在个头还小,等再种植变异个一千多年,它就会变成黄芽白,也就是北方的大白菜。怎么样,您吃在嘴里是不是有熟悉亲切的味道呢?      另一盘,是凉拌菠菜。客人们不要小看这一盘东西,在你们的时代可能很贱价,但在我唐朝,这是太宗文皇帝开西域之后,刚刚从天竺引进的新种“波棱菜”,很珍贵的。民间刚刚大规模种植时间不久,成本挺高。      凉拌菠菜是今天本店的特供,不是每日都能吃到的。昨天一个唐穿团,吃到的特供是炙野菌。本朝的蘑菇主要以野生采摘为主,摘得到摘不到要看运气。       12.欢迎光临正宗河北醋芹老店,本店专营魏家菜(3)   客人们少安毋躁,这就上主食了,不会让各位在我盛世长安的名食店里活活饿死的。      主食有两种选择:黄米饭和白米饭。黄米又叫粟,类似于各位时代的小米,是我朝北方人民的主食。白米饭是水稻的产物,各位客人都很熟悉,就不多介绍了。      对不起,本店不供应面饼和面条。这些小麦制品虽然很普遍,但是耗费人力较多,比粒状的饭食昂贵,不符合魏相公的俭约个性,所以本店向来不做。      口重的客人,如果实在咽不下这些饭菜,本店可以免费供应一种调味品。您可以选择腌韭菜、葱花、蒜酱、姜末中的一种,多要请自费加钱。      最后,本店再免费赠送各位一碗豆叶汤。豆叶在我朝叫“藿”,跟葵并列,都是最常见、最大众的蔬菜。豆叶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还富含钙和磷。因此,在蛋白质饲料缺乏的情况下,利用大豆叶喂猪是补充蛋白质的有效途径。      客人们吃好走好,本店期待各位下次光临。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王赛时。唐代饮食。济南:齐鲁书社,2003       13.茶里不加葱姜盐果汁,让人怎么入口啊,掀桌!(1)   茶文化      唐穿美食团继续吃我们的宴席。      吃饭的时间地点讲清楚了,荤食蔬菜也说了不少。又是烤羊肉,又是生鱼片,又是蒸猪头,又是咸菜米饭的,一通胡吃海塞下来,您渴了吗?      什么?招呼小二上壶茶?      如果您现在正在玄宗开元年代之前的唐朝溜达观光,那么作者鹿奉劝您一句,出门最好自带茶水。而且,唐朝的服务员也不叫小二,您要招呼人家,应该高喊一声“博士”—对,这在唐朝是对服务行业从业者或者中低级技术人员的称呼,跟现在差很多。      所以,您可以这么喊:“博士,上壶茶!”      那店里的伙计过来了,一开口道:“郎君要什么?茶?茶是什么,能吃吗?”(瞪啥瞪,哥也是穿过来的行不行啊!)      您要是觉得这些干杂活的小博士既无礼又没见识,一怒叫来店主,店主八成会满脸赔笑地告诉您,贵人恕罪,他知道茶是一种很高贵、很有文化、很装十三的饮品,但是小店档次太低,日常不准备这种东西,建议您到寺庙里或者那几位南方来的高官贵人家里去装十三……啊呸,去品茗。      在唐玄宗时代以前,中国北方地区,不但街上的饮食店里没茶水,您就是跑去普通贵族官员或者平民百姓家里,也不要指望谁家能动不动给您端杯茶上来。您问为什么?唉,难道您以为我国人民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就开始喝茶一直至今的?      这么说吧,假如您在穿越之前已经养成了天天喝茶的习惯,那西汉之前的年代,您最好都不要穿过去,穿过去要想喝口茶,那得装病,求医生给您开药方的时候把一味叫“茶”或者“荼”或者“茗”的树叶子加进去,然后让家人花大价钱去药铺买来这味药,自己煮水喝。      如果您很想穿越到西汉,又要坚持天天喝茶,那我建议您落地时找好坐标,一定降落在西汉的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里。伟大的味觉特别发达的四川人民,从西汉时代就开始全民饮茶了,但也仅限于此地。您要是落点不准,穿到了别的地方,就只能跟群众一起嘲笑“那些瓜娃子好好的,没事成天喝药干啥”。      您要是穿到南北朝,落点范围可以扩大到整个南方,但最好是投胎上层贵族社会,跟乌衣巷的王谢子孙们一起挥挥拂尘,喝喝茶水,谈理想,谈人生,谈世界。顺便说,您如果爱喝酸奶,爱吃冰激凌,可以考虑穿越到这时候的北朝那边,那边日常饮料是以乳制品为主,而且保证纯天然,不添加人工化学成分。      回到正经的唐穿部分,必须说,如果您又想去围观李世民或武则天,又想在首都长安或者东都洛阳里喝到茶,那还真有点儿技术上的难度。您知道隋唐继承了北朝的政权和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的,对吧?所以在初唐社会里,乳制品的普及程度比茶类饮料高得多,您去人家里讨一杯酸奶酪或者米酒都比讨茶喝容易得多。      所以说要想喝茶的话,要么去那些保持了南方生活习惯的江东华族家里,要么去寺院里—僧人是普及饮茶习惯比较早的群体之一,因为茶水有兴奋作用,能帮助他们保持头脑清醒,多念几卷经。      不过呢,且慢,就算您到寺庙里讨到了一杯茶水,您确定您能咽得下去?      请先把鼻子凑到杯上,深吸一口气,您能闻到的,除了茶叶的涩香味外,还可能有葱、姜、花椒的麻辣味,大枣、桂皮的甜香味,橘皮、薄荷的清凉味,酥酪的奶香味,牛羊猪肉的油腥味……      好吧,就算您运气特好,一闻除了茶味没有别的奇怪味道,于是仰头喝入口—很好,这茶水99%是咸的,至少肯定要加点儿盐,要不然算什么煎茶嘛。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喝茶的习惯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开来,从那之后,普通人家和饮食饭店大多都能供应茶水了。但是,终唐之世,很多人,甚至说是大部分人,喝茶的时候,习惯往茶里加入以上所说的种种作料。      这些人的“刘姥姥式熬茶法”,大致步骤是这样的:      一、拿茶叶,茶叶是用鲜叶蒸焙烘干加工出来的,有可能是零散叶状,但更多的是紧压成饼状,比较像现代的生普洱饼。       14.茶里不加葱姜盐果汁,让人怎么入口啊,掀桌!(2)   二、把茶叶掰碎了,上火烤,烤得又红又干,捣碎了倒进瓷瓶里。      三、烧水,水开之前,往锅里加入上述种种作料。      四、水开后,把茶叶末倒进水里,跟作料一起煮,煮成一锅茗粥,倒出来分好杯,开喝。      您觉得这么煮出来的茶水根本没法喝?嗯,显然这么想的不止您一个人,比如有一个叫陆羽的家伙就会跟您并肩站在一起,对着茗粥跺脚大骂:“这玩意儿只配倒阴沟里冲马桶。”      陆茶圣大力倡导的,高雅清新有文化有品位的,被日本人学走部分,保留至今的正宗唐式煎茶法,如下:      一、掰碎茶饼,丢容器里上火炙烤,至少火力均匀地烤两回,越干燥越好,据说这样可以使茶味增厚。      二、把烤好的茶叶趁热放进纸袋子里,防止香气外溢,放凉。      三、把茶叶倒进专用的茶碾子里的,碾得越细越好。碾成菱角那么大的碎屑不成,至少要碾成细米状,能碾成松花粉状最佳。      四、碾碎的茶屑再倒进茶罗子,用罗筛一遍,反正我就是要细细的茶粉。      五、茶粉收好,可以开始烧水了。陆茶圣认为用山泉水煎茶最好,江河水较差,井水最差,自来水的话……      六、用特制的风炉、上好的炭、专用的小锅釜烧水。水面有鱼眼纹,微微发声的时候,叫初沸,这时候加盐。      七、锅边缘如涌泉连珠冒泡,二沸了,这时候用瓢舀起一瓢水出来,放旁边备用。      八、一边用竹具搅动锅里的沸水,一边往水中心撒茶粉,很快水又开了,汹涌激荡,于是把刚才那瓢水倒回锅里,压一压火头,别让茶粉迸到外头。      九、腾波鼓浪的三沸一出现,这茶就算煎好了,赶紧离火,别再继续煮,端着锅往那些高贵的青瓷白瓷茶碗里分倒吧。      十、分茶的要诀,在于把茶水上的浮沫(茶粉不是速溶咖啡粉,大部分在水里呈漂浮状)艺术地倒进各个茶碗里,最基本的要求是:厚薄均匀,看着舒服,高手甚至能把这些浮沫斟成各种图案造型来比试斗茶。      十一、煎一釜茶最多只能倒五碗,限量版才值钱,再多了就不够高贵冷艳,而是饮牛饮骡的蠢物了。      陆氏煎茶法公布以后,很快作为上流社会贵族人士玩高雅的标准之一,风行全国,传至后世,祸延东瀛,经久不衰。所以如果您是嗜茶者,推荐唐穿要选开元天宝之后(友情提示:差不多也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在民间乱逛的时候至少可以喝到味道奇怪的八宝乱炖茶,在皇室贵族家里就可以享受正宗茶道伺候了。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黄仲先主编。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       15.李白斗酒诗百篇……你给老子喝的是假酒吧?(1)   酒文化      说完了茶水,再说说别的饮品。      如果您还在饭店食肆里吃席面,吃得口渴舌干,作为一个唐朝人,无论是男是女,这时候都应该很豪爽地一拍食案,大喊:“博士!店中备何酒?”您说您一喝酒就头晕,想要饮料?别怕,听我的,先要酒,饮料的事回头再说。      酒博士晃过来,先打量打量您,见穿戴打扮比较普通,张口报上亲民类的酒品:“白酒清酒小店皆有备。”      白酒?茅台还是五粮液?清酒?日本进口的?唉,客人您想啥呢?真是的,为了让您对唐朝的这两种常见酒有直观认识,我们先各来一坛子。      拍肩,没关系啦,一坛子酒醉不死人,真的。先上来的是最便宜的白酒,博士开封,用个木勺把酒舀出来,倾在您面前的酒碗里,您定睛一看,不由得大叫:“这是什么?”      只见酒碗里的液体,呈浅绿色,不但浑浊不清,而且上面还浮着一层细白的像蚂蚁似的漂浮物。闻闻味道,略有酒味,但很可能也略有酸败味。客人您别这么皱眉捂鼻子的一脸嫌弃相,好吗?这种白酒,在唐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很有名,因为有诗坛大手笔给它打广告啊。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如果您还是觉得白酒的叫法太坑爹,而绿蚁酒的名字太生僻,那么这种酒另有一个更加大众化的名字,叫“浊酒”。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您就问啦,卖相这么差的酒,为什么历代文人墨客还挺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它便宜啊。      其实,档次高一些的酒楼酒店,没准儿都不预备这种酒,“浊酒”更多的是自己家里酿出当日常饮料喝的。做法很简单,您也来学学吧。      第一步,先做酒曲。这是类似于发酵粉的东西。您可以从外面买或者邻居家借,或者用自己家留点儿的酒药做。每年六七月间,用粳米或者谷子,跟酒药混在一起捣熟,热水和成饼状,放在干净地方,控制好温度湿度让它慢慢发酵,发酵到一定程度以后,绑悬起来挂在灶上熏着,能保存挺长时间。      第二步,投料。把大酒瓮洗刷干净,往里投入酒曲、米和水,比例大致控制在1∶10∶10,也就是要用1斗酒曲的话,同时配投1石米和1石水。这个根据对酒质的要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减用量,比如您希望酿出来的酒比较浓郁,那么就少放点儿水,多放酒曲,多放米。      第三步,开坛。酒曲、米、水在瓮内发酵时间需要多久呢?也是根据个人要求,如果您是个急嘴子,做了酒就想喝,那封酒六七天以后,马马虎虎的也就能开坛取酒了。不过这样倒出来的酒,只能是上面您在酒店里看见的“浊酒”,酒精度数低、卖相差、很便宜、很山寨。      如果您能沉得住气,等上两三个月再取酒,倒出来的酒就清亮多了,酒精度数也高。不过不要直接倒啊,如果要获得更高级的酒,还得经过几道加工程序。      第四步,加灰。在开坛取酒的前一天,往坛子里倒进少量石灰、石炭、草木灰之类的玩意儿,这个是为了结束坛内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否则酒取出来以后,还在继续发酵,很容易放酸败了。      第五步,榨酒。这是为了把酒液里那些漂浮的酒糟分离出来。用木制的酒床、槽床或者竹器,甚至您一时人品发作还可以用自己的头巾,把瓮里的原生态酒液倒进去,过滤出来的清亮无杂质部分,就是“清酒”了。剩下的满是酒糟的浓浊液,也不要倒掉,可以拿来加工食物,也可以作为“浊酒”喝掉。      第六步,客人您别急着喝啊,这样做出来的酒叫生酒。您要是一顿能喝完也就算了,如果喝不完留起来,还是有变酸败的危险,喝了可能拉肚子哦,所以最后这些酒还是要加热一下来杀菌。加热的方法,分高温加热和低温加热两种。高温加热又叫“煮酒”,您听着这词儿熟不?两个大男人对坐,一边谈论天下英雄,一边在火上把酒煮得沸腾冒泡什么的……不过这种煮沸过的酒,据说味道变异得很厉害,很多唐朝人不喜欢。       16.李白斗酒诗百篇……你给老子喝的是假酒吧?(2)   唐朝人比较喜欢“烧酒”,是用微火慢烧,把生酒加热到六七十摄氏度就可以了,既能杀菌,也不至于沸腾变味。用这种方法最终做成的酒叫“烧春”,唐朝的四川一带出产的最有名的酒叫“剑南烧春”。      现在明白了吧,酒店博士跟您说的白酒,是“浊酒”,一种类似于现在的醪糟、低酒精度的便宜货。至于清酒,是把“浊酒”过滤以后又经加工的粮食酒,酒精度稍高一点儿,价钱也稍贵。      不过不提名号的清酒,多半是店家自酿的,贵点儿有限,酒精度估计还不如现代的啤酒高,所以我说您喝掉一坛子也没问题。      您要是带着狐朋狗友美女佳人来喝酒,想挣面子,那这两种便宜酒都不要。瞪一眼博士,叫他把店里珍藏的好酒一一报上来,如果店子实在太小太穷,那哥换一家去喝算了。      博士一看铆上了,也不示弱,张嘴就是一大串:“小店有郢州富水、乌程若下、荥阳土窟春、富平石冻春、剑南烧春、河东乾和葡萄、岭南灵溪博罗、宜城九酝、浔阳湓水、齐地鲁酒。客人若中意京师佳酿,本店也有西市腔、新丰酒及虾蟆陵之郎官清、阿婆清。”      听蒙了?很正常,这天南海北的一大串,谁能记住这么多啊。那您该点哪种酒呢?笼统来说,如果您想喝用稻米酿的清酒,那去点原产地在南方的郢州富水、乌程若下、岭南灵溪博罗、宜城九酝这些比较稳妥;要喝高粱酒糜子酒,就点鲁酒或者长安本地的西市腔、新丰酒、郎官清、阿婆清算了。      酒端上来倒进碗以后,怎么才能分辨它是好是坏,值不值您多付的那些钱呢?      最简单的办法,看颜色。唐朝没有无菌化车间,酿酒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微生物混进酒里,导致酒出来以后呈绿色,后世的“竹叶青”这个酒名就是从此来的,所以什么绿蚁、绿醅,其实都说明制酒环境一般,操作不太经心,绿色的酒大都是便宜货。      如果生产者在制酒过程中比较注重保持酒曲和酒液的纯度,那么酒曲制出来是红色,而酒液则会呈黄色,最好的呈琥珀色,跟现代的黄酒已经比较接近了。白居易有云:“世间好物黄醅酒。”更有名的一首诗,人人能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很好,您面前这碗酒,就是隐隐泛着琥珀色,看上去黏稠浓腻,说不定还会挂壁。端起碗来,尝尝吧。      嗯……没啥辛辣刺激的感觉,反而觉得很甜。您说这是兑了糖精的假酒?      哎,别掀桌,听我说,作为一个现代人,您习惯的那种动辄四五十度的高烈度白酒,是用蒸馏法造出来的,这个技术要到元朝才传入。在此之前,唐宋时代酒精度最高的酒,也不会超过二十度。跟酒曲发生化合反应的酿酒粮食,大部分是被糖化了,糖化后只有一小点儿还能继续酒化,所以唐朝的酒主要味道是甜,而不是辣。      也之所以,以李白为代表的“饮中八仙”,拿扎啤杯子一顿酒喝十扎,主要不是考验他们的肝功能,而是考验胃容量呢。      您还是觉得怪怪的,喝不惯这甜酒,想喝点儿跟现代口味接近的酒?也行,再把博士叫过来,让他给您上一坛“河东乾和葡萄”。      这是啥?这个就是小资们最爱手擎一杯装十三的红葡萄酒啊。      葡萄酒传入古代中原地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的张骞通西域。但是在唐朝以前,中原人自己不会酿造葡萄酒,只能从西域输入成品,卖得很贵,一般人喝不到。      唐初唐军开西域,把高昌国也就是现在的吐鲁番地区设置成唐朝的一个州,同时,当地的特产马奶子葡萄和酿酒技术,也就传入了中原地区。      在天可汗的亲切关怀下,唐朝工匠在内地酿造葡萄酒成功,而且实现了较大规模生产。大概是因为地理气候的原因,当时的河东地区(今山西省的中南部)成为内地葡萄酒的集中产地,“河东乾和葡萄”从此名扬天下,而且是皇家贡酒。      唐朝的常见酒,说得差不多了。除了粮食酒、葡萄酒以外,唐朝人也跟很多现代人一样,喜欢往粮食酒里泡各种药材食材,号称喝了能滋补养生。什么菊花酒、松节酒、虎骨酒、生蛇酒……甚至还有鸡粪酒、猪膏酒、猪胆苦酒、猫头鹰酒……       17.李白斗酒诗百篇……你给老子喝的是假酒吧?(3)   那边有客人抗议了,说他对酒精过敏,度数再低的酒也不能入口,否则过敏休克了上哪儿给他找肾上腺素注射去。行,我们单为您点些无酒精饮料。      现代的饭局上,当主人准备给男宾客强灌烈性酒的时候,同时也会问女宾:“喝什么饮料?酸奶还是果汁?”      唐朝主人请客,席上的无酒精饮料,同样是这两大类:奶制品和果饮,以及其他植物类饮品。      唐朝的“酸奶”一般叫酪,采用牛、羊、马等牲畜的乳汁经过加工制成。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得出来的成品也有酥、酪、醍醐等不同名称。奶制品在唐朝,特别是北方地区很普遍,很流行。那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没有食用奶制品的习惯”,在唐朝是不成立的。      果饮的名称就很多了,一般是根据所采用榨汁的原料来称为乌梅浆、葡萄浆、桃浆等等。当时最普及的是蔗浆,用甘蔗榨的汁,不但在南方很常见,在长安这样的北方地区也已经作为家常饮品了。还有一种用罕见的南洋果品制成的三勒浆,也很是风靡了一阵子。      最后说,长安的夏天很热,冰可乐……呃,冰镇饮料相当流行。皇室有专门的官员按照明文规定负责冬天藏冰、夏天取冰;一般贵族大臣家也经常自己弄藏冰窖,皇帝还经常在夏天对大臣赐冰。甚至在长安市面上,也有向普通百姓卖冰的商人,当然卖得很贵,穷人就不要奢望了。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王赛时。唐代饮食。济南:齐鲁书社,2003      ……   ……   ……         本书选载结束,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本书为凤凰网读书授权转载。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书。 本书由福利小说网(www.fltxt.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福利小说网提供各种全本小说TXT,pdf,epub,kindle格式电子书下载.